
本報訊
澳洲聯邦大選落幕,執政黨工黨以大比例獲勝,反對黨自由黨不僅慘敗,該黨參議員的「間諜」言論更引發澳洲華人選民強烈不滿,要求道歉。
澳洲ABC新聞報道,選舉中自由黨參議員簡.休姆在節目中稱工黨候選人克雷爾.奧尼爾的志願者中有「疑似中國間諜」。這段言論播出後,在擁有大量華人社區的選區,尤其是孟席斯、本內朗、里德和奇澤姆,反彈尤為明顯,選民明顯由自由黨轉向工黨。
奇澤姆選區前自由黨議員廖嬋娥表示,她對休姆的言論「感到非常失望」,並已聯繫自由黨領袖達頓以及聯盟競選經理,要求向華人道歉,她說,這番言論無助於贏回擁有大量華人選民的選區,可能還加劇了對自由黨的不支持。
前中國外交官楊涵說,「間諜」說在社區中引發了大範圍的不滿,「自由黨在最後一周提到『中國間諜』,引起一些華人選民的不安和憤怒。澳中關係,以及澳洲華人受到的不公正對待,是社區最關心的問題。」
受此言論影響,4日晚,工黨在四個華人選民眾多的關鍵選區中全線鞏固席位,同時華裔背景的議員人數翻了一番,達到六人。在前自由黨據點孟席斯選區,工黨的加布里埃爾.吳贏得席位,結束了自由黨長達數十年的控制。奇澤姆、本內朗和里德全部由工黨保住,並擴大了優勢。
墨爾本大學媒體與傳播專家Alfred Wang表示,這一結果反映出澳洲華人選民對自由黨的疏離感日益加深。他說,「間諜」言論激發了選民的反應,「人們覺得,每次選舉,華人社區總是被點名要求表忠,而這種要求從未針對其他族群。」
工黨執政「擔子不輕」
而工黨在獲勝後,面臨繼續改善民生、控制政府赤字、應對全球貿易環境等問題的壓力不小。
據工黨日前公布的最新政府預算案,鋻於多個民生項目大幅增加開支,澳洲在連續兩個財年盈餘後,2024至2025財年預計將出現276億澳元(約179億美元)財政赤字。標準普爾全球公司警告,澳洲預算已是「中度赤字」,政府今後如果執政不當,或將導致澳洲不能維持當前評級。
美國關稅衝擊是新政府需要面對的另一大挑戰。澳洲此前為避免美國加徵關稅付出了不小的外交努力,但依然未能求得豁免。總理阿爾巴尼斯在勝選演講中稱,澳洲「不需要乞求、借用或複製別國」,將從「自己的價值和自己的人民中」尋求激勵。這一表態被解讀為,澳洲今後將在對美關係中保持獨立性。
同時,如何發展對華關係也將是新政府的一項重要任務。中國對澳洲的繁榮發展至關重要,無論是工黨還是反對黨都希望盡一切可能讓兩國的貿易關係進一步發展,阿爾巴尼斯此前曾表示,在美方決定實施廣泛關稅的背景下,澳洲將「繼續加強與中國的經濟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