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約有800名年齡介乎6-10歲的小朋友,周日到啟德體藝館參加為期2年的周大福人壽 – 飛越啟德「小劍神」培訓計劃(佩劍為主)的體適能測試,接近一半來自低收入家庭,「小劍神」總教練林衍聰表示,希望藉此培訓計劃為香港培訓更多佩劍運動員。
2023年獲頒十大傑青兼前奧運代表林衍聰,認為「運動是人人都可以玩,不是有錢才玩得到」,於是今次活動超過一半參加者來自低收入家庭,周日的「小劍神」測試超過10項以上,包括測試速度、敏捷及反應等,大會將根據各測試的結果,從800人中篩剩160人,然後開始8堂的劍擊訓練,從中再篩走40人(即剩120人)到下一階段、共32堂的劍擊訓練,費用全免。
最終選出15人訓練年半
經過32堂訓練後,大會將於12月底進行「小劍神盃」,從中選中最佳的15人接受為期一年半的訓練,無論是教學及裝備都是全部免費。
做運動員時,主項是佩劍的聰Sir表示:「其實幫助低收入家庭是我一直想做的,記得我獲頒『十大傑青』時,我曾設下未來的目標是想做到『運動人人都可以玩』,今次多謝贊助商及飛越啟德幫我園這個夢。」
「沒想過今年剛好是我做教練第20個年頭,我希望這個計劃有延續性,所以設定2年,有足夠時間去訓練到發掘一個小朋友的潛質。相對於花劍及重劍,香港的佩劍的發展時間較後,所以想利用這個機會培訓更多佩劍人才。」
楊子加:選拔劍手的好途徑
周日的「小劍神」培訓計劃請來3位香港劍擊代表,包括已退役的女佩代表文毅施、重劍的黎家俊及花劍的楊子加出任嘉賓,他們3人不約而同表示,自己在年青時沒有像「小劍神」的選拔活動,期望出戰今年底全運會的楊子加道出各人所講的:「這是一個選劍手的好好途徑,不管最後培訓了多少人,但多一個機會就是一個機會。」
同場還有2位歌手陳蕾及曾比特,除現場獻唱外,還在台上接受敏捷的測試及佩劍的動作。
記者/攝影:徐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