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總統特朗普於本週五(5月2日)正式關閉長年來容許中國廉價商品免關稅進口美國的「微量豁免條款」(de minimis rule),遏止低價中國貨湧入,保護本土製造業,但亦意味著美國消費者日後網購商品時將面對價格上漲與運送延誤。
「微量豁免條款」容許單次進口貨值不超過800美元、且直接寄送給消費者的商品免繳關稅,吸引平台如 Shein 與 Temu 利用此門徑大量出口中國製品。2023年,美國海關處理此類包裹達十億件,平均每件貨值僅54美元。
特朗普於白宮內閣會議中形容此條款為「詐騙」,表示其破壞本土小型企業。他更指出該漏洞助長芬太尼(fentanyl)原料非法輸入,影響美國毒品打擊工作。
美國紡織業界人士亦指條款使劣質及非法產品無關稅流入市場,打擊就業與產能。全美紡織協會主席 Kim Glas 批評中國長期藉此獲得「單邊特權」。
支持此項禁令者認為政策有助打擊走私與不公平競爭,但反對者則擔憂其將拖慢中美貿易節奏、打擊依賴直運業務的小企、以及令網購平台如 FedEx、UPS 航空部門受損。
Temu 已宣佈停售中國直送貨品,轉而招募美國賣家以本土配送方式營運。Shein 則強調其商品價格已包含關稅成本。
政策更改影響涵蓋中國與香港,並規定即使中國製品轉經第三國如加拿大,也需徵稅。惟美國郵政署與外國郵政仍無法強制收集原產地資訊,增加走漏風險。
特朗普政府表示其他國家的相關豁免未即時取消,但未來亦會逐步收緊。有關條款最早於1930年代為減輕海關負擔而設,2016年將上限提升至800美元。拜登政府亦曾倡議修改該例,惟未成事。
-曾維燊
封面圖片: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