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華關稅百加斤 波瀾豈會不驚

歐盟中國商會(CCCEU)近日發布新聞稿指出,中國政府可能考慮提高從歐盟、美國進口的大型引擎汽車臨時關稅至25%。外界認為這是中國對美歐對話加徵關稅的反擊,也預示著新一輪貿易戰開啟。

美國總統拜登本月中以檢討前總統特朗普對華開徵懲罰性關稅政策為由,向中國7大關鍵領域產品猛增關稅,包括增加太陽能產品、芯片關稅一倍,由25%加至50%;增加電動車電池、鋼鐵和鋁產品關稅兩倍,由7.5%加至25%;電動車關稅更由25%,暴增至100%;另關鍵礦物、港口起重機、醫療器材等,關稅由0增至25%或50%。外界認為拜登此舉意在大選搶票,美國大選今年11月舉行,目前,拜登與他的老對手特朗普支持度有所區別。雙方再打中國牌,特朗普曾在競選中說,如果當選,他將給所有中國商品徵收60%的關稅。他特別指出,如果他11月敗選,美國的汽車製造業將面臨「血雨腥風」。拜登上月特意就選在匹茲堡面對鋼鐵工人的演講中提議對中國鋼鋁產品徵收25%的關稅,就是為了在密歇根和賓夕法尼亞這樣的搖擺州獲勝。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購買的中國鋼材和電動車微乎其微,拜登狙擊的入口中國貨,涉及金額180億美元,只佔美國入口中國貨的4.2%。且拜登上月還與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電話,又派財長耶倫、國務卿布林肯訪華,並邀中國氣候特使本月訪美,營造中美仍可合作,安撫中國免其翻臉。分析認為,拜登在博選票的同時又不想中美貿易戰全面開打,因而猛加關稅但「雷聲大雨點小」。只是對華關稅百加斤,波瀾豈會不驚?

首先面臨衝擊的即是美國消費者,儘管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出面緩頰稱,美國對中國商品徵收新關稅,將保護美國公司和工人,不會傷及美國消費者的錢包。但經濟學家普遍認為,關稅措施是在對消費者徵稅。美國《紐約時報》報道更是認為,「美國已經終結了一個數十年來欣然接受對華貿易並重視廉價產品好處的時代。」

對中國而言,中國最需要的是和平國際環境,讓中國開拓國際合作、解決自身經濟瓶頸,與美歐打貿易戰絕不是最佳選項。且就當下趨勢來看,今後美國對華關稅懲罰範圍還可能繼續擴大,形成地緣政治與地緣經濟兩線博弈的格局。此外,中國還要面臨美國盟友歐洲是否跟進的局面。

而放眼全球視野,貿易戰再起,可能再一次深度影響「全球化」發展。美歐主導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就批評,拜登加關稅可能影響全球貿易和投資、令供應鏈碎片化,並引發報復行動,或令全球經濟付上高昂代價。該組織並警告,中美貿易戰持續升級,最壞情況可拖累全球GDP減少7%。未來,美歐中國的每一個舉動都可能引發貿易戰升級,改變全球經濟格局。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