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人、甚麼處境需要中國刑法「第二十條」(正當防衛)?(下)

余非 星島中文電台時事觀察

總之,電影有「兜圈講話」(繞著圈子去鋪陳關鍵觀點),但是沒有減弱控訴力和感染力。舉例,檢控官呂玲玲被解除案件第一檢察官身份時那幾句發言便很有感染力。她問韓明:郝秀萍為何跳樓?她說:是她絕望。是她對法治的絕望、對公平的絕望,對我們的絕望。如果我都不能夠拯救一個絕望的母親,不能讓她重燃希望,我們有甚麼資格穿上這身衣服。我們辦的不是一件案子,是別人的人生啊!

聽呂玲玲說出一番深刻的對白,作為觀眾,即是會反問,像呂玲玲這種人物,現實中會是多數、抑或少數?演呂玲玲的演員叫高葉,有一把粗線條而且渾厚的女低音聲線,加上她演得好,令那幾句對白有很大的控訴力!男主角韓明後來在公開聽證會上也重覆了那幾句話;此外,他也加入了經歷過的其他個案,令他帶著勇氣去指出,只以慣性判決去處理王永強案,不公義!韓明那番激昂慷慨的陳詞,令整部電影的份量在接近尾聲時被推到高潮。於是末尾匆匆忙忙用文字交代的happy ending,只會令人覺得是「劇情需要」的、外加上去的光明面,無損電影的份量。畢竟,明白的,電影必須圓潤豐滿;而現實,自有它的骨感與蒼涼。張藝謀敢碰、敢處理這部電影的內容,值得點讚。

電影《第二十條》原名叫《正當防衛》。以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條規定的全文:「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姦、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張藝謀抓住第二十條來製作這部電影,是高手切入。一個人民之所以需要動用自我防衛,正正是因為黑惡勢力橫行,橫行到連法律和政府也保護不了他們,於是才會逼得他們要自己出手去防衛自己,或防衛其他人。

在村霸劉老爺步步進逼、甚至綁架了5歲的娟娟之後,郝秀萍絕望至以死作控訴。呂玲玲勸她不要跳下去時,跟韓明不斷保證她的女兒一定平安沒事。此外,呂玲玲同時高喊了兩次:你要相信政府,你要相信政府!郝秀萍也很想相信,甚至曾向韓明伸出雙手;可是,最終她用手語表示不敢相信!她知道惟有她一死,丈夫和女兒才得救。於是她一躍而下,跳樓自殺。

另一個值得一提的情節,是韓明和兒子韓雨辰的車上對話。韓雨辰問爸爸韓明:「見義勇為有錯嗎?只是制止了一個霸淩而已,怎麼事情會變成這樣?媽媽都進了看守所?下次遇到欺負同學的事,還應該伸出援手嗎?」韓明說:「法律沒有錯」。韓雨辰追問:「那誰有錯?」韓明沉默了一陣,說,「你也沒錯」。之後,父子都沉默無言。

文章結束前做總結。張藝謀果然寶刀未老,拍了一部很久沒看過的好電影。曾幾何時,我是中國電影的大好友。1980年代做大學生時,凡有中國電影節必狂看當代中國電影。總會遇到幾部高質素的社會寫實電影,令我從人性化的角度,更加親近及明白中國的真實狀況。

宏觀分析讀得太多,必須要同時內望,多讀內部真實的民生狀態;加起來,才會令我作出相對實在的中國國情時評。

看了張藝謀的《第二十條》,令我忽然覺得原來已很久未看過有份量的社會題材類電影和電視劇。電影有幾年不斷拍歷史題材,用重新詮釋歷史事件來喻意當下。例如,有一段時期不斷拍秦始皇,而且是用肯定的角度去詮釋秦始皇,其實是對中國統一的致意和喻意。古裝歷史題材之外,民初題材也大為流行過一陣子。轉眼間,已好幾年沒看過有份量的當代社會題材電視劇和電影。因此,值得寫一寫《第二十條》。

星島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