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財政部7日宣布制裁11名中港官員,包括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律政司司長鄭若驊、保安局局長李家超、警務處處長鄧炳強、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及副主任張曉明、中聯辦主任駱惠寧等。11名被制裁官員在美國的財產將被扣押。人們注意到,在這批制裁名單中,並無官居香港特區政府次席的政務司長張建宗,有點耐人尋味。
美國財政部7日稱,今次制裁是基於總統特朗普在上月14日發布的行政命令,認為中國最近所為從根本上削弱香港自治與民主進程,遂對於從事「惡性活動」者作出制裁。財長努欽發表聲明說:「美國與香港人站在同一陣線,我們將使用我們的工具和權威,來打擊那些削弱香港自治的人。」財政部又稱,林鄭月娥作為香港特首,「直接負責執行北京的壓制自由和民主進程的政策」。
制裁名單中的中港官員,除林鄭月娥,還有律政司司長鄭若驊、保安局局長李家超、警務處處長鄧炳強、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衛、特首辦主任陳國基、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港澳辦副主任張曉明、中聯辦主任兼國家安全事務顧問駱惠寧、中央駐港國安公署長鄭雁雄。已離任的警務處前處長盧偉聰也在名單中。美財政部網站還列出了11名被制裁官員的地址、身分證號碼、護照號碼。11名被制裁官員在美國的財產將被扣押,金融資產會被凍結。
中聯辦主任回應制裁
而在8月8日,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駱惠寧就美國財政部對他個人的所謂制裁發表談話:被美國列入制裁名單,恰說明我為國家、為香港做了我應該做的事情。我在國外沒有一分錢資產,搞「制裁」不是白費勁嗎?當然,我也可以向特朗普先生寄去100美元,以供其凍結之用。
林鄭曾強調對制裁「嗤之以鼻」
而林鄭月娥日前回應有關制裁的消息時指完全不明白自己作為一個地方首長,在自己的地方作出決定為何會受到外國制裁,並直言完全沒有道理及邏輯。她強調,自己在外國沒有資產,也不嚮往前往美國,又指對於外國對她本人的制裁措施,只是一笑置之,嗤之以鼻。
《港區國安法》實施後,美國國會通過《香港自治法案》,容許對參與實施《港區國安法》的中國官員實施制裁,懲罰與他們有業務往來的銀行,獲特朗普簽署生效。國務卿蓬佩奧在7日聲明中表示,之所以裁制是因北京違反其在香港1997年回歸前向香港作出的自治承諾。蓬佩奧稱,林鄭月娥、鄭若驊、曾國衛、鄭雁雄、陳國基、李家超、鄧炳強等人遭制裁,是由於他們涉及依據《港區國安法》脅逼、逮捕、拘禁與囚禁民眾及他們在國安法制定與實施中扮演的角色。至於夏寶龍、張曉明、駱惠寧,蓬佩奧指他們擔任首長或任職的單位涉及威脅香港和平、安全、穩定或自治的行為及政策;盧偉聰則是因目前或先前任職機構從事香港相關言論審查工作而名列制裁名單。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直言,在《香港自治法案》生效、中美關係惡劣、特朗普連任選情不樂觀等因素下制裁行動屬意料之中。他認為制裁會激怒中方,覺得美方侵犯主權和干涉內政,中方亦會作出同等的強烈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