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未經批准的肽類(peptide)藥物近年在養生網紅、健身教練與名人推動下爆紅,被宣稱可增肌、減重與改善膚質,網路商店一瓶售價高達300至600美元,長壽與養生診所更以高額會員費提供注射服務。然而,多數產品從未在人類身上進行充分研究,專家警告恐引發過敏反應、新陳代謝失調及其他副作用。
加州丘拉維斯塔的診所,一名患者正在進行靜脈輸液。美聯社
《美聯社》報道,肽類是由胺基酸組成的短鏈,負責人體多項重要功能,包括胰島素與GLP-1等已獲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的物質。但眾多其他肽類從未取得安全有效認證,卻被吹捧能治癒傷勢、改善膚況甚至延長壽命,其中包括BPC-157、thymosin alpha與GHK-Copper等,有些更被體育機構列為禁藥。史克里普斯研究所托波爾醫師(Eric Topol)指出,不少網紅鼓吹同時注射多種肽類,風險極高。
名人效應助長風潮。喬羅根(Joe Rogan)多次談及以BPC-157治療傷勢;珍妮佛安妮斯頓(Jennifer Aniston)則公開每週注射肽類改善膚況,並替相關補充品代言。位於聖地牙哥附近的「Pure Alchemy Wellness」負責人羅賓斯(Kay Robins)說,只要名人使用,民眾便會蜂擁而上,但她已停止提供遭FDA鎖定的多種肽類。依美國法規,多數未經批准的肽類注射產品屬非法販售。任何以注射方式提供健康效益的物質都視為藥品,必須經FDA批准;其中不少肽類被列為生物製劑,製造與保存要求更高。近年FDA已將二十多種肽類列入不得由藥局調製的清單。部分業者則將其包裝成口服補充品,但多數肽類成分未列入合法清單,專家也普遍認為口服後易在腸胃中被分解,作用甚微。
美國市面上多數肽類由「配方藥局」調製,這些藥局受州級監管,不受FDA同等審查。GLP-1藥物短缺期間,許多配方藥局大量生產自家版本,甚至加入維他命B等額外成分,即使FDA已宣布短缺解除,部分配方藥局仍持續生產並將產能投入未批准的肽類,如BPC-157,使FDA再度加強管制。
肽類亦成為「讓美國再次健康」(MAHA)運動的熱門議題。衛生部長小羅伯特甘迺迪多次強調肽類的潛在益處,並批評FDA「打壓」肽類;其友人,如自稱「生物駭客」的布雷卡(Gary Brecka)與功能醫學醫師海曼(Mark Hyman)也為肽類的積極推動者。業界預期甘迺迪可能放寬相關限制,甚至發布不再禁止的肽類清單。
新聞及封面圖片來源: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