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今日(14日)發表《2025年第三季經濟報告》及本地生產總值修訂數字。報告顯示,2025年第三季實質本地生產總值(GDP)按年增長3.8%,增幅較上一季的3.1%明顯加快;政府並將2025年全年實質GDP增長預測修訂為3.2%。
根據政府統計處發布的修訂數字,經季節性調整後,實質本地生產總值在第三季按季進一步上升0.7%。

出口強勁 失業率微升
在電子相關產品需求強勁及亞洲區內貿易暢旺帶動下,整體貨物出口在第三季繼續按年實質顯著增長12.1%。服務輸出亦按年實質明顯擴張6.3%,主要受惠於訪港旅遊業及跨境運輸量持續增長,以及跨境金融服務活動活躍。
本地方面,私人消費開支在第三季增速輕微加快,按年實質上升2.1%,反映本地消費市道持續恢復。隨着經濟擴張及住宅物業市場回穩,整體投資開支的按年實質升幅加快至4.3%。
不過,勞工市場在第三季有所放緩。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由上一季的3.5%上升至第三季的3.9%,就業不足率亦見上升,惟就業收入仍錄得按年增長。

股市升勢強 樓市靠穩
隨着科技行業蓬勃發展、市場對美國進一步減息的預期升溫,以及環球貿易摩擦稍為緩和,市場氣氛正面,本地股票市場在第三季呈現強勁升勢。住宅物業市場亦進一步靠穩,售價回升幅度較為明顯,租金則維持強韌。
消費物價通脹在第三季維持輕微。基本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上升1.0%,略低於上一季的1.1%升幅,顯示主要組成項目的價格壓力大致受控。若計及政府一次性紓緩措施的效應,整體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在第三季按年上升1.1%。

香港經濟2025年餘下時間應會進一步穩健增長
展望未來,署理政府經濟顧問林幗瑛表示,香港經濟在2025年餘下時間應會進一步穩健增長,而環球經濟短期內維持溫和增長,加上近期中美貿易緊張局勢緩和,以及電子相關產品持續的需求,應會支持香港的貨物出口,而訪港旅遊業繼續增長及金融市場活動暢旺,應為服務輸出提供進一步動力。
本地方面,她續稱美國自9月起重啟減息,有利資產市場氣氛,加上消費信心逐漸恢復及營商氣氛穩步改善,這些發展應有助提振消費及投資活動,政府多項發展經濟及開拓多元化市場的措施亦會提供支持。
她指各項外部不確定性仍要密切關注,包括來自貿易壁壘的持續影響、美國的減息步伐,以及外部需求波動可能導致貨物出口增長放緩。
上調全年經濟增長 : 貨物出口多月錄雙位數升幅 環球經濟表現堅挺
被問到上調全年經濟增長的原因,以及中美貿易緊張局勢緩和會為本港帶來多少好處時,林幗瑛表示,經濟增長很大程度是貨物出口支持,多個月來都是錄得雙位數的升幅,有明顯強勁增長以支持第三季經濟表現。
她續稱,同時環球經濟表現都是相當堅挺,首三季都相當不錯,再加上電子產品出口強勁,對本港經濟增長有正面影響,但香港作為細小的外向型經濟,經濟增長取決於環球經濟,再加上美國仍然研究很多商品是否加關稅,故預計第四季有正面因素,但有不確性。
冀第四季有節日因素 消費方面可持續向好
至於消費方面,林幗瑛指第三季有相當不錯的恢復,希望第四季有節日因素,可以持續向好,再加上訪港旅客有增加,本地就業收入有增長,對本地消費有支持,希望可帶到第四季。
市場預期美國12月底未必再減息,是否對香港有影響,她承認聯儲局似乎對再一次減息有分歧,市場仍然存在不確定,整體都認為明年應該會繼續減息,縱然今年底減息有不確定性,或影響投資氣氛及活動,但現階段已減了兩次息,對本港經濟有支持,若再減息有一定支持。
樓市方面,林幗瑛稱第三季止跌回升,樓價縱然上升1%,但仍較2021年跌了兩成多,近期市民都看到成交多了、氣氛好了,加上美國開始減息,會有正面效應。至於消費數字回升,她說樓市、資產市場向好,對消費有支持作用。
至於失業率,她相信有可能漸漸回穩,因為本地消費屬平穩及正在恢復,而勞動市場需要很多勞動力,只要經濟增長,職位創造就會慢慢恢復,但難確定那個行業恢復最快。她指失業率短期內未必會大幅下降,但會有不錯的回升。
在記者會結束前,林幗瑛提到12月7日是立法會投票日,呼籲大眾踴躍參與投票。
記者:郭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