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費城造幣廠壓鑄最後一批一分錢硬幣 象徵1分幣時代終結

本報訊

美國造幣局週三(12日)在費城完成最後一批一分錢(penny)的壓鑄生產,正式宣告1分硬幣走入歷史。此舉旨在節省經費,並反映這種曾能買糖果或點心的小面額硬幣,已在現代經濟中失去實際用途。

在費城美國鑄幣局最後一批壓制的1美分硬幣。美聯社

《美聯社》報道,自1793年美國國會通過《鑄幣法》後,費城造幣廠一直負責生產全國最小面額的硬幣。官員表示,最後幾枚便士將進行拍賣。

美國財政署司庫畢奇在按下製造最後一枚便士的按鈕前說:「上帝保佑美國,我們將為納稅人節省5600萬美元。」

現有便士仍為法定貨幣,但不再生產。畢奇指出,上一次被廢止的美國硬幣是1857年的半分硬幣。

特朗普總統下令停產便士,原因是每枚1分硬幣的製造成本已接近4分,其面值早已失去實際意義。儘管目前仍有數十億枚便士在流通,但在21世紀的經濟交易中,它們幾乎已無實際用途。

特朗普今年2月在網上發文說:「長久以來,美國一直在製造每枚成本超過2分的1分硬幣,這真是太浪費了!」

然而,許多人對便士懷有懷舊情感,視其為幸運符或收藏品。隨著供應減少、停產在即,部分零售商近日表達擔憂,指過渡太過突然,且政府未提供明確指引說明交易如何調整。

有商家選擇將價格向下取整,以免少找顧客;也有商家呼籲顧客自備零錢。更有創意者推出「交出一把便士換飲料」等促銷活動。

全美便利商店協會發言人雷納德上月表示:「我們主張廢除便士已30年,但我們原本希望這件事能以更妥善的方式進行。」

同時,一些銀行也開始配給便士,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政府在解決便士過剩問題時出現了矛盾現象。過去一個世紀以來,費城與丹佛造幣廠所生產的硬幣中,約有一半是便士。

不過,便士的「製造成本與面值比」仍優於五分錢硬幣(nickel),後者每枚製造成本近14分。相比之下,一角硬幣(dime)成本不足6分,25分硬幣(quarter)成本約15分。

 

 

新聞及封面圖片來源:美聯社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