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樹鑫
前陣子,每天早上開車經過維港,看著那幾個熟悉的充氣角色在海上漂浮,心\xf9媮`會有點不真實。那真的是我們團隊辛苦了幾個月,一邊試,一邊錯,一步步的成果。對我和團隊來說,「維港海上大巡遊」其實是一場充滿變數的「實驗」。從構想到落地,幾乎每個環節都是一個不斷摸索、逐步成形的過程。
從構想到實踐,我們經歷無數次Trial and error。要在海上展示四座巨型充氣雕塑,本身就是極具挑戰的任務——氣候、航道、運輸,每一個細節都可能影響全局。書面上看似簡單的動作,現場卻可能出現連想都想不到的狀況。很多時候,我們都在邊做邊學,邊錯邊改。很多人以為創意是靈光一閃,但實際上,大多時候它是靠不斷試錯堆疊出來的。
這次Water Parade,我們只是想做一件「讓香港變更好」的事。讓大家在熟悉的維港,看見一個新畫面。同時,也藉這次活動重新思考「IP」的定義。我們嘗試打破「IP等於角色」的既有印象,探索它如何延伸成更完整的文化體驗——從海上雕塑,到商品、餐飲、景點、交通合作,甚至不同形式的城市參與,走進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團隊歷經無數挑戰,最終讓四座充氣雕塑於維港啟航,成就這個屬於香港的創舉。對我而言,這不僅是一場活動,而是一個讓人重新思考「城市與藝術關係」的契機。藝術不只是被欣賞,而是被生活包圍著。
創作的路從來不會順利,但正因為經歷那些反覆、錯漏和調整,成果才更真實。對我來說,這場從維港出發的創意實驗,不只是完成了一個項目,更像是重新確認了一件事——香港還是有很多可能,只要我們願意繼續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