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運用Chatgpt、Google Gemini、XAI等主流AI設備對美國當下房地產市場進行了一番全身體檢。通過加強型核磁掃描,又輔以無菌實驗室的培養觀察,綜合分析,最終生成此體檢報告。誤診率小於10%。具體治療處方,請諮詢當地房產科「大夫」(經濟人或專家)。
根據2025年7月的最新房情,美國房地產市場的熱門話題與趨勢,涵蓋房價、利率、政策變化及市場動態:
「心電圖」:房價漲幅趨緩但持續上行
全美房價在2025年6月僅增長0.3%,為近24個月來最慢增速,顯示市場有降溫跡象。然而,房價整體仍維持上漲趨勢,尤其在紐約、洛杉磯、波士頓和芝加哥等需求旺盛的大城市,漲幅甚至超過6%。供應短缺仍是推高房價的主要因素,儘管部分專家預測某些類型房產(如特定地區的獨棟住宅)可能在年底前因市場調整而價格下滑。
「肝功能化驗」:抵押貸款利率高位震盪
截至2025年7月初,30年期固定抵押貸款利率略降至6.77%,但仍處於高位,影響購房者的負擔能力。美聯儲預計2025年底聯邦基金利率將降至約3.9%(目前為4.25%-4.50%),可能為房市帶來一定緩解,但短期內高利率仍限制市場活躍度。購房抵押貸款申請在7月初激增9.4%,達到2023年以來最高水平,顯示需求依然強勁。
「腦CT」:政策提案:取消房產相關稅收
前總統川普近期提出兩項重大房地產稅收改革建議,引發廣泛討論:
-
- 取消房屋買賣資本利得稅:此提案旨在鼓勵房屋交易、促進投資及減輕中產家庭負擔。若通過,可能顯著刺激房市交易量。
- 廢除全國房產稅:這一提議意在降低房主長期持有成本,對房市長期影響尚待觀察。
這些政策尚在討論階段,實際效果取決於國會立法進展,但已在市場中引發熱議。
「全身核磁」:國際買家重返美國房市
根據全美房地產經紀人協會(NAR)報告,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國際買家在美國購買了價值560億美元的住宅房產,同比增長33.2%,交易量達78,100套,創2017年以來首次反彈。中國買家位居榜首,平均購房價格達49.44萬美元,創歷史新高。這顯示美國房市對全球投資者的吸引力依然強勁。
「血氧含量」:新屋開工量創新高
儘管建築成本和貸款利率高企,2024年全美單戶住宅新開工量達到100萬套,同比增長7%。新移民需求是主要推動力,特別是在人口流入較多的地區。這表明供應端正在努力應對短缺問題,但新屋供應仍難以滿足市場需求。
「內臟B超」:市場矛盾與不確定性
2025年房市充滿矛盾:高利率與強勁需求並存,供應短缺與局部降溫共存。部分地區(如東北部、中西部)逐漸受到買家青睞,而西部城市則因高房價面臨更大壓力。同時,宏觀經濟因素(如美聯儲政策、就業市場、關稅談判)及科技股波動等對房市的間接影響不容忽視。專家建議購房者需謹慎選擇時機與地點,把握潛在的買方市場機會。
「錢列線」:購房負擔能力挑戰
美國房市的可負擔性仍處於35年來最差水平,中位數收入家庭需將約40%的收入用於房貸、稅收和保險,遠高於金融危機時的22%。專家估計,房價需下跌至少15%才能將負擔率降至可接受的30%。這對首次購房者尤其不利,許多人因高房價和高利率被迫退出市場。
總結
2025年7月的美國房地產市場呈現複雜局面:房價漲勢放緩但未崩盤,利率高企但有降息預期,政策提案可能帶來變革,國際買家和新移民需求推動市場活躍。購房者需密切關注利率走勢、政策進展及地區差異,以抓住潛在的購房或投資機會。
本網編輯沙龍綜合報導
封面圖片來源:Adobe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