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都沒有」,華盛頓州邊境加油站老闆望著空蕩蕩的街道歎息。他的加油站汽油銷量暴跌40%-50%。在加拿大統計局冰冷的數據背後,是美加邊境小鎮經濟的窒息。7月加拿大居民自美國駕車返程人數同比暴跌36.9%,航空返程下降25.8%,這已是連續第七個月的斷崖式下滑。
這場席捲加拿大的抵制風暴,源於白宮。特朗普公然宣稱加拿大應成為美國「第51個州」,加拿大人的民族情緒被徹底點燃,超市貨架成為「愛國戰場」。在安省的食品賣場內,消費者主動繞過美國水果與農產品,威士忌選擇加拿大本土品牌而非肯塔基波旁。這種日常消費行為的轉向,構成了一場全民參與的「經濟獨立宣言」。
皮尤研究中心最新民調揭示,儘管仍有55%加拿大人視美國為最重要盟友,但59%的民眾已將美國視為威脅。
邊境商戶在蕭條中煎熬,西華盛頓大學邊境政策研究所資料顯示,僅今年3月前三周,通過該地區的加拿大車輛就減少6.5萬輛,同比下滑42%。文化領域的民族情緒同樣熾熱。蒙特利爾北美曲棍球聯賽的看台上噓聲四起;國旗製造商Flags Unlimited的銷售額翻番,負責人直言:「特朗普說得越多,我們的國旗銷量就越好」。一面面楓葉旗,成了街頭最醒目的抗議符號。
國家認同感在危機中昇華。有調查顯示,自稱「非常自豪是加拿大人」的民眾比例,三個月內從34%躍升至44%;支持加入美國者則從6%降至4%。被問及抵制動因,安省居民道出心聲:「美國的關稅計劃、對我們總理的嘲笑,以及關於讓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個州的說法,讓所有人都下定了決心」。
卡尼政府正在艱難走鋼絲。一方面誓言「打贏貿易戰」,宣稱「除了美國外還有很多選擇」;另一方面直面冰冷現實,加拿大75%以上出口依賴美國市場。經濟轉型的陣痛已然顯現。美國邊境城鎮布萊恩市,機場假日酒店第一季度收入驟降28%,商會負責人苦澀發現,偶爾停留的加拿大人「通常只是為了使用公共廁所」。美國旅遊協會估算,加拿大遊客減少10%將導致美國旅遊業損失21億美元。
新民族主義需要突破路徑依賴。卡尼宣佈「加強與歐洲、亞洲可靠合作夥伴關係」12,7月數據顯露積極信號——自其他國家乘飛機返加的加拿大人同比增長5.9%,非居民航空入境人數上升3.1%25。轉向多元國際交往,正從口號轉化為切實的機票與簽證。
歷史總在輪回中沉澱智慧。1969年,前總理特魯多曾警示:美加關係如「老鼠與大象同床共枕」,即使大象友善,每一個動作和低吼也會對小動物產生重大影響。半個世紀後,美國這個大象不再友善,加拿大也展現出超乎預料的韌性。從國旗熱銷到跨境消費銳減,從球場噓聲到選舉變天,北美大陸北部正重新校準自己的國家羅盤。
這場覺醒固然讓邊境加油站老闆苦不堪言,卻也讓世界見證一個中等強國在強權壓迫下的尊嚴堅守。
卡尼政府面前的道路依然險峻,如何在75%出口依賴美國的現實中開闢新路?至少此刻,楓葉旗下的人民已用行動宣告——主權不是談判桌上的籌碼,而是不可觸碰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