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辦公室突現「蝸牛農場」?稅務逃避案揭秘

倫敦西敏市議會近日在舊瑪麗勒本路的兩棟辦公樓內發現多箱蝸牛,懷疑有人藉此冒稱蝸牛農場以規避商業稅。市議會官員指出,以往也曾在該地區其他建築中發現類似箱裝。這些箱子內裝有大量陸生、淡水等多種蝸牛,聲稱用於商業化養殖。根據《英國稅法》,經營實際可行的農業建築和魚類養殖場可獲商業稅豁免。西敏市議會領袖亞當·休格說,此舉「生動說明荒謬的避稅概念」。截至目前,該局因相關騙局已損失約37萬英鎊稅收。

蝸牛箱包裝與稅務漏洞

市議會發現的箱裝蝸牛由不法商人聲稱是商用養殖場。這些「農場」實則設於市區辦公樓,並無實際農業用途。不法商人以此方式向政府申請農業建築豁免,同時避免支付高額的商業稅。西敏市議會形容此行為極不誠信,並指控多名地主亦對此「同謀」。該局表示此類操作手法荒謬之極,卻也造成實際財政損失。

追繳與清盤行動

為追回損失,西敏市議會已對四家名為蝸牛農場的公司實施清盤,因未能繳納商業稅而被勒令清算。另有兩家類似公司正透過法律途徑進行清盤程序。市議會同時向破產管理局提出申請,要求禁止相關公司董事未來再擔任法人代表。此舉旨在杜絕同一團伙重蹈覆轍,維護稅收公平。西敏市議會已累計追繳並彌補部分稅收缺口。

新法呼籲與機構職責

市議會領袖亞當·休格呼籲國會盡快立法,賦予地方政府更快關閉避稅騙局的權力。休格指出,目前必須透過法院才可強制清盤,過程耗時冗長。他建議在稅法中增設「一般條款」,一旦發現疑似逃稅行為即可迅速制止。英國住房、社區及地方政府部門為稅務政策制定機關,政府尚未對此置評。負責判定物業豁免資格的估價辦公室已表明,這類辦公樓不符合農業用途標準。

來源:BBC

封面來源:Adobe Stock

 

即時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