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社丹維爾電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至今已有80年,一群退休軍護和其他倡議人士正在爭取國會金質獎章授予所有二戰軍隊護士,表揚這些無名英雌為國家所做出的貢獻。
曾於海外衝突擔任陸軍士的退休女上校烏帕(Patricia Upah)慨嘆,普羅大眾一般不會認識到軍護在每場戰爭中所做出的貢獻。烏帕的母親在生時是一位陸軍護士,二戰期間曾於南太平洋提供支援。
目前為止,二戰女子航空勤務飛行隊(WASP)和鉚釘工蘿西(Rosie the Riveters)的原型人物等參戰和服務軍隊的女性,已獲得「國會金質獎章」。但有許多以軍護身份為國家貢獻的女性至今尚未獲得表揚。
一群退休軍護和倡議人士深知,目前僅餘5名二戰軍護在世,包括高齡107歲、成為陸軍護士團首位華裔軍護的司徒清元(Elsie Chin Yuen Seetoo),她們擔心表揚這些先驅者的時間不多。
這些軍護大多數是白人,其餘是往往需要爭取才能加入軍護行列的少數族裔,包括出生於加州中谷士德頓(Stockton)的司徒清元。
司徒清元的青少年時間在中國廣東省度過,在日軍入侵香港後,她與家人逃往中國非淪陷區並加入中國紅十字會。回美後她申請加入美國陸軍護士團,但被告知她有為其祖國(中國)服役的義務,後來獲得一位華裔醫護人員證明司徒是美國公民後獲准加入,成為首位華裔美軍軍護,曾於中國和印度工作,最後回到美國。
司徒已獲得國會金質獎章,表揚她在當年種族歧視下仍堅持為國家服務。她在2020年頒獎儀式上說︰「當我國面對自由威脅時,我們就會義無反顧響應國家的號召。」
二戰前,陸、海軍軍護分別少於600人和1,700人,到二戰結束分別暴增至5.9萬人和1.4萬人。
民主黨威斯康辛州國會參議員鮑德溫(Tammy Baldwin)與共和黨紐約州國會眾議員史蒂芬尼克(Elise Stefanik)現已共同提案,向這些二戰軍護頒發獎章,但成功機會似乎渺小,法案需要兩院三分之二議員共同提出(參院67人、眾院290人),迄今僅獲得參院6人和眾院8人連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