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因押注美國次貸危機而名聲大噪的《大空頭》原型人物、投資者邁克爾.伯里(Michael Burry),近日再度掀起波瀾,將火力對準了美股最炙手可熱的人工智慧(AI)賽道。他指責美國幾家最大的科技公司通過激進的會計操作,在AI熱潮中「虛增」盈利。與此同時,華爾街大型投行高管及知名做空者頻頻發出警告,認為美股可能出現回檔。
伯里當地時間周一在社交平台X上發文稱,那些所謂的「超大規模算力服務商」,正在通過延長芯片折舊年限、壓低折舊費用,人為放大AI熱潮帶來的賬面利潤。
他寫道:「通過延長資產的使用年限來低估折舊支出,從而虛增利潤,是現代財報中最常見的把戲之一。在以英偉達芯片和服務器為代表、產品周期僅兩三年的情況下,大規模增加資本開支並不應成為企業延長計算設備賬面壽命的理由,但所有大型科技公司都這麼做了。」
伯里估算,從2026年至2028年,這一會計處理方式可能低估約1760億美元的折舊支出,從而誇大整個行業的賬面利潤。他特別點名甲骨文和Meta,稱到2028年兩者的利潤可能分別被高估約27%和21%。
伯里的指控頗為嚴厲,但要證實卻並不容易。因為國通用會計準則(GAAP)允許企業在估算資產折舊年限時,擁有相當大的自由裁量空間。根據會計規則,當企業一次性購入大型資產、設備時,可以按照其預估的使用壽命,將成本在資產使用期內分攤計入費用。若企業延長資產的預估使用周期,每年計入的折舊費用就會減少,從而令年度利潤看起來更高。
伯里曾在2008年金融危機前精准押注次級房貸市場崩盤,並因此成名。今年以來,他多次警告稱,AI狂熱正重演1990年代末的科技泡沫。
上周,伯里用實際行動證明他不是在「虛言恫嚇」,13F文件顯示,其旗下Scion Asset Management截至9月30日持有約1.87億美元英偉達看跌期權、9.12億美元Palantir看跌期權,名義市值合計逾1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