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外交 中國分享利益得人心

特朗普過去一周旋風式訪問亞洲,受到東道主倒履相迎,與多國簽訂關稅貿易協議和關鍵礦產合作框架,表面成果豐碩,卻難掩亞洲對特朗普掠奪的無奈;中國此時也與東盟簽訂自貿區3.0版本,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展開元首外交,強化與亞洲國家合作,顯示亞洲國家更願親近中國的趨勢。

特朗普訪亞,重頭戲是與習近平舉行的中美峰會,而他還另有重要任務,就是收割關稅威脅的成果。特朗普此行與馬來西亞、柬埔寨簽署貿易協議,又公布與泰國、越南的貿易談判框架,還簽了美日同盟黃金時代協議,落實日本投資美國5500億美元等承諾,跟韓國總統李在明也敲定貿易協議,化解韓國投資美國3500億美元的分歧。此外,與馬、泰、日本達成關鍵礦物合作框架,助美國化解被中國稀土卡脖子困局。

特朗普4月以超高關稅脅逼各國,向美國進貢利益,然而半年過去各國貿易談判進展緩慢,故安排亞洲行,逼各國盡快跪低,試圖以掠奪得來利益討好美國選民,提升民望。

就如美馬簽訂的協議,馬來西亞需向美國購買30架飛機、1500億美元半導體等設施,並投資美國700億美元等;泰國則需向美國購買80架飛機,並購買高額能源、農產品。除此,馬泰柬等國還被美國單方面強加19%關稅。

特朗普如債主般到亞洲催債,馬、日、韓等領導人還以最大熱情歡迎他來臨。各國領導人挖空心思的討好,因深知特朗普要威風、愛面子、喜歡別人奉承,若能令他高興,或可高抬貴手,減少壓榨,曲意逢迎的背後實是害怕。中國向亞洲國家展示的則是合作互利。值得留意的是,特朗普剛離開馬來西亞,東盟就在馬國與中國簽訂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升級議定書,加強數碼經濟、綠色經濟、供應鏈互聯互通等領域合作。東盟並召開與中日韓澳紐組成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首次峰會,加強對抗貿易保護主義。

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測算,美國對等關稅令東南亞GDP下降約2.3%,就業減少5.9%,東盟似要落實新加坡前總理李顯龍說的「全世界要暫時減一」,即要減少對美依賴,如此東盟就需拉攏中國,因中國經濟總量夠龐大,且一直願與東盟互惠互利。

至於特朗普訪韓,卻未有抽空出席APEC領導人會議,擺明蔑視多邊合作,只圖雙邊談判,讓美國可單對單施壓別國。特朗普輕視APEC,無疑將舞台讓給習近平,各國領導人爭相與他寒暄,美國盟友日本、加拿大還積極爭取與習近平會面,此因剛任首相的高市早苗,想確立中日關係基調,加拿大總理卡尼則被特朗普不斷壓榨,想改善中加關係,為加拿大經貿另覓後路。

特朗普與習近平就如《伊索寓言》的北風與太陽故事,北風與太陽比賽誰的力量更強,能讓路上途人脫下斗篷;北風猛力狂吹,途人卻扯緊衣服、包得更嚴密,太陽用溫暖照耀,途人因熱而脫下斗篷。美國就如北風,猛力打壓只惹來亞洲國家反抗,中國的互惠就如太陽溫暖,能令別人心悅誠服合作。特朗普的關稅威脅,短期內令他在亞洲贏得一場又一場貿易協議勝利,卻在另一方面成就了中國拓展全球關係,廣交朋友。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