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桄
幾十年前,香港還流行「守夜」這回事,意指在某一晚為亡者於殯儀館設靈,讓親友前來弔唁,送上花圈。同一晚,家屬會在靈堂留宿,陪伴亡者在人間的最後一程;到第二天早上,便會進行蓋棺的大殮儀式,之後靈柩直送火葬場火化,或者到墳場入土為安。
以前的農村社會,往往會把先人的遺體,放置在村屋大廳或者祠堂。為了保護遺體不被野狼或野狗咬食,家人輪流在棺木旁邊通宵留守,作為對亡者的最後守護。
時代變遷,守夜的習俗已經式微,遺屬通常在設靈當日下午時份,就會到達靈堂打點,跟堂倌開會溝通,再安排宗教儀式,然後等待來賓到場致祭。逗留到晚上10時左右,家人便會回家好好休息,不會通宵留在殯儀館\u88cf。坦白講,現今的後生子孫,真係睬你都\u510d啦!
伴屍守夜,感覺有點嚇人,但如果把靈柩放在改裝的旅遊巴士,讓家人親友一起同亡者來一趟懷念之旅,重新走訪亡者生前喜歡的地方,甚至是童年成長地。這是初戀漫步過的海濱長廊,那是故居的街道,用一程車去令亡者重溫舊夢,才含笑別去,不是更圓滿嗎?
近年日本流行「旅行葬」,讓遺屬跟靈柩同坐在旅遊巴士上,最多可坐二十二人。
試過有老師病逝,遺孀安排巴士途經生前上課的小學,讓百多名師生向巴士撒花相迎,舉\u7740「最喜歡你」的紙牌。
亦有兒子讓巴士駛回亡父的出生地方,小丘山溪都是回憶,盡了最後的孝道。窗外,是淚眼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