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應對青春期

陳雋鶱

  聽過不少經驗之談,說青春期的子女是最難相處的階段,普遍是指他們難於溝通、說話態度倔擂槌、再難以找到共同喜好和活動等等。對於我這個照顧青春期子女的新手爸爸,的確百分百認同!

  難於溝通,因為大女兒今年起,經常戴起那些覆蓋整個耳朵的耳筒,就是一副不願跟你傾談的造型。問她在聽甚麼:「聽音樂囉。」那為何不駁上大喇叭一起聽?「怕嘈到你。」絕對不會,尤其爸爸是個音樂人,要經常聽新的音樂!「哦。」就這樣,家中會駁上大喇叭,在私家車內她的手機亦擁有藍牙接駁優先權,去到哪\u88cf一起聽到哪\u88cf、一起高聲跟\u7740唱……從此,那副耳筒消失得無影無蹤,她無意中發掘了唱和音的樂趣。

  大女兒執起電結他練習,原來她剛剛在學校組了樂隊,雖然我不懂彈結他,但總算當過不少演唱會音樂總監,當然想過兩招:「唔使啦,我唔係彈你\u55f0\u5572。」那即是彈甚麼?「我\u54cb係彈Blues(藍調)!就係揀一\u5572你唔識\u5605\u5622,費事成日畀你說教。」噢!可以教我嗎?「\u5413?」就這樣,她變成我的結他老師,說教的角色對調了。

  早前於8月我製作了一個演出,當中一部分需要一位芭蕾舞者,根據一位空手道運動員打的套拳,編出一套互相對應的芭蕾舞。

  資源有限,請不到專家,於是找了我的小女兒!每當她在家中思考和編排舞步,必定把我推出房間,再大力關上門:「唔該你唔好入\u569f指指點點!」最後演出非常成功,最大得\u7740,是她對編舞的心得和信心倍增,從演出後的每一天,她都會播放不同類型的舞蹈,然後不斷模仿練習。

\u2003\u2003到現在,她不斷自拍片來改進,但旁邊亦多了一件努力追上的馬騮精。

Uncategor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