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改變勞動市場 更多公司將仿效大企裁員

亞馬遜日前宣布裁減1萬4000個企業職位。美聯社資料圖片

亞馬遜(Amazon)與沃爾瑪(Walmart)近月相繼收緊人手,反映人工智能(AI)正加速改變企業用工模式。《華盛頓郵報》報道,兩家公司在疫情後人手急增,如今轉向精簡架構,強調「以少做多」的新企業文化。

亞馬遜上周宣布再裁減1萬4000個企業職位,稱為提升效率及組織扁平化。公司季度銷售額按年增13%,至1,800億元,股價聞訊上漲。行政總裁賈西(Andy Jassy)表示,裁員與AI無直接關係,但強調「技術變革要求企業保持精簡與快速」。發言人指出,受影響員工僅佔全球團隊小部分,公司同時將於年底假期臨時聘請25萬人。

沃爾瑪行政總裁麥克米倫(Doug McMillon)則早於9月預警,AI「幾乎將改變每一份工作」,公司預計未來3年總人數維持約210萬,部分職位被取代,部分則升級。發言人稱,企業已為員工提供AI技能訓練,讓其轉向高需求職位。

分析指,兩大零售巨頭的取態象徵美國企業思維轉變:凍聘或裁員不再代表衰退,而被視為「擁抱效率」與「前沿技術」的象徵。Telsey顧問公司分析師費爾德曼(Joe Feldman)指出,投資者愈來愈重視企業如何運用AI;企業若展示明確策略,市場往往正面回應。

除零售外,多家跨國公司亦以「AI重整」為名調整人手。谷歌旗下YouTube向美國員工提供自願離職方案,摩根大通與高盛放慢招聘腳步,雀巢則計劃兩年內削減部分崗位。

專家認為,部分裁員實際反映宏觀經濟壓力,而非AI直接導致。真正動力是經濟環境。利率高企、消費信心分化,令僱主對擴張趨謹慎。

聯儲局近期降息時亦警告就業風險上升。顧問機構Gartner調查顯示,今年上半年美國多數裁員與AI無關,仍屬疫情後過度擴張的修正。史丹福大學「數碼經濟實驗室」報告則指出,AI衝擊最早出現在軟件開發與客服等初級職位,形容這些工作是「自動化煤礦中的金絲雀」。本報訊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