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與香港芭蕾舞團榮譽呈獻的「中華風韻」——芭蕾舞劇《梁山伯與祝英台》,將於8月22日至24日在紐約林肯中心大衛·寇克劇院(David H.Koch Theater)連演4場。
該劇由香港芭蕾舞團駐團編舞胡頌威與妻子麥靜雯聯編,奧斯卡金像獎得主葉錦添擔綱舞美設計,青年作曲家田汨根據經典作品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全新創作,引領觀眾沉浸式感受梁山伯與祝英台從相遇、相愛到生死相守的凄美愛情敘事。
該劇在2025年香港舞蹈年獎中橫掃「傑出編舞」、「傑出大型場地舞蹈制作」、「傑出女舞蹈演員演出」、「傑出群舞演出」、「傑出舞台及服裝設計」及「傑出配樂」六項大獎。此次赴美演出,將由澳門樂團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廖國敏執棒紐約城市芭蕾舞團交響樂團(New York City Ballet Orchestra),為觀眾呈現中西合璧的藝術盛宴。
芭蕾舞劇《梁山伯與祝英台》以當代中式美學融合現代編舞風格重構梁祝故事脈絡——從書院初見的一見如故,到相知相戀的情感遞進,再到反抗封建聯姻的激烈衝突,每一個情節轉折都聚焦於女性自主意識的覺醒、對傳統性別角色的突破,以及對永恆愛情的極致詮釋。兩位出身中國舞的編導,巧妙地將中國古典舞的婉約靈動與芭蕾舞的優雅張力、現代舞的自由表達相融合,以中西合璧的肢體語言,為經典注入全新的藝術生命力。胡頌威表示「梁祝故事和音樂早已深入人心,我們不是要重新講一個故事,而是如何用現代的手法來講好這個故事。」因此劇中保留了草堂結拜、同窗三載、十八相送等經典橋段和旋律,在保留「劇」的故事內核的同時,力求在「舞」的呈現上有所創新和突破。
奧斯卡金像獎得主葉錦添以「傳統與創新共生」為理念打造舞台美學:舞台上,12道中式屏風構建了一個既具東方意境又簡約現代的故事空間,梁祝二人在這裡相識、相知、相戀直至化蝶相守。在不同場景的巧妙切換中,故事層層演進,引領觀眾沉浸式欣賞這一千古愛情絕唱。葉錦添表示「要通過屏風移動形成舞台節奏,同時屏風在移動時還要與投射在屏風上多媒體影像嚴絲合縫,每一個環節都要非常嚴謹。光影與裝置交互運用,通過這種虛實相間的轉換,營造出一個富有戲劇性、流動著詩意的舞台世界,這是很現代的一種表達。」服裝設計則是從漢服形制中提取元素,通過改良剪裁適配舞蹈肢體動態,既保留傳統紋樣的文化底蘊,又以流線型設計凸顯舞者的動作韻律,讓傳統美學煥發新生。
由何占豪、陳鋼創作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是一部傳統與現代交織、管弦樂與民間戲曲共生、中西文化完美融合的經典作品,自1959年問世以來久演不衰。青年作曲家田汨從小提琴協奏曲《梁祝》中取材並全新改編,既保留了原作中的經典元素,又融入了獨特的創新構思,有助於觀眾進一步增強對經典故事的情感共鳴,從而使整部舞劇更加生動感人。此次赴美國紐約演出,主辦方特邀享譽國際舞台的指揮家廖國敏執棒紐約城市芭蕾舞團交響樂團,相信在中美兩國藝術家的合作演繹下,舞劇音樂將以民族音樂的抒情性與交響音樂的史詩感完美融合,推動劇情層層遞進,讓觀眾在熟悉的旋律中沉浸式感受舞劇作品帶來的情感衝擊。
芭蕾舞劇《梁山伯與祝英台》是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中華風韻」品牌年度項目。該品牌自2009年創立以來先後選派中國30多個藝術團組超過40台精品劇目,赴美洲、歐洲、大洋洲國家演出600 余場,其中在美國紐約林肯中心推出的舞劇作品包括《牡丹亭》《絲路花雨》《十裡紅妝》《花木蘭》《沙灣往事》《孔子》《朱䴉》《昭君出塞》《詩憶東坡》等。此次《梁山伯與祝英台》赴美訪演,是彙聚中國內地、香港、澳門藝術力量並邀請美國藝術家共同參演的年度文化交流巨製。
演出時間:8月22日 19:30(首演)
8月23日 14:00(日場)、19:30(晚場)
8月24日 14:00(日場)。地點:林肯中心大衛·寇克劇院(David H. Koch Theater),票價:39美元、79美元、119美元、149美元、169美元,售票網址:https://www.davidhkochtheater.com/。
本報讀者用折扣碼XDRB購票可享30%優惠。本報記者周靜然紐約報道
《梁山伯與祝英台》海報。
奧斯卡金像獎得主葉錦添以「傳統與創新共生」為理念打造舞台美學。
男女主角造形。
梁祝雙人舞。
梁祝購票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