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旅美女高音歌唱家張婉哲近日圓滿結束歐洲巡演後平安返抵波士頓。張婉哲17日接受本報專訪,與記者暢談此次歐洲之行的深刻體驗,以及她長年致力於推動中西文化交流、以音樂為橋梁促進國際理解的心路歷程。
張婉哲微笑地說:「在這次歐洲的音樂之旅中,我有幸從西班牙的古城演唱到巴爾幹半島的海岸。每一場演出,都是一次心靈的洗禮,也是中西文化的交匯。觀眾的熱情反應讓我深深體會到,音樂真的是沒有國界的語言。」
歐洲巡演:以歌聲連結世界
此次歐洲演出行程涵蓋西班牙、波士尼亞、塞爾維亞等多個國家。張婉哲在波斯尼亞聖靈教堂舉行的音樂會,與美國鋼琴家大衛·威滕合作,為當地觀眾帶來一場中西合璧的音樂饗宴。演出作品涵蓋俄羅斯作曲家切列普寧、當代中國作曲家尚德,以及美國作曲家博爾科姆與海吉等人的作品。
當地媒體評價道:「這場音樂會將當代西方古典音樂與中國音樂傳統完美融合,展現一位華人藝術家的深厚底蘊與國際視野。」演出是「中國舞台」系列音樂會的一部分,也是中波文化交流的重要里程碑。
張婉哲在訪談中提到:「作為一位旅美多年的華人音樂家,我始終希望能在國際舞台上展現中國藝術家的專業與風采,搭建文化交流的橋樑。每一次登台,不僅是藝術的展現,更是一份責任——傳遞理解、促進友誼。」
張婉哲的藝術生涯可謂屢創「第一」。她是貝爾格萊德國家歌劇院自1868年成立以來,首位擔任歌劇女主角的華人女高音。2023年,她在意大利導演Mario Pavle del Monaco新製作的《圖蘭朵》中飾演「柳兒」,獲得塞爾維亞《國家政治報》等多家主流媒體的高度好評。
除了歐洲舞台,她在美國同樣聲名卓著,曾多次於大都會歌劇院指揮家Gregory Buchalter執棒下擔任《唐璜》中「安娜」一角。其演出被《星島日報》形容為「技藝嫻熟,充滿激情」。
文化交流的「絲綢之聲」
除作為歌劇女高音的耀眼表現,張婉哲更是中外音樂文化交流的積極推動者。她與塞爾維亞鋼琴家希納迪諾維奇(SINADIN)於2019年共同創立的「風鳴絲綢二重奏」,至今已成為「一帶一路」文化倡議的重要象徵。該組合在2023年於中國六座城市舉行14場巡演,深受觀眾歡迎。
張婉哲不僅是一位歌者,更是一位學者。她是貝爾格萊德藝術大學音樂學院首位取得聲樂表演與室內樂雙博士學位的華人,師從法國藝術與文學爵士卡塔里娜·伊萬約維奇與俄羅斯名師柳德米拉·波泊維奇。現任塞爾維亞尼古拉·特斯拉聯盟大學副教授,在歐洲教育體系中也受到高度認可。
她的首張專輯《中國舞台》由法國Anima-Records公司發行,獲得國際音樂界的高度肯定。該專輯更被哈佛大學Loeb音樂圖書館世界音樂檔案館永久收藏,標誌著她在國際音樂與文化領域的影響力。
作為波士頓華人音樂家協會榮譽會長,張婉哲曾在聯合國總部舉辦全球直播音樂會,也曾於波士頓交響音樂廳、卡內基音樂廳、紐約考夫曼音樂廳等世界頂級音樂殿堂演出。她的歌聲不僅傳遞藝術之美,更讓世界聽見中國文化的溫度與深度。
「我永遠不會忘記那些在台下聽我唱《茉莉花》或《楊貴妃》時流淚的觀眾。那一刻,我知道,音樂真的可以跨越語言與國界,讓人們彼此靠近。」張婉哲感性地說。
張婉哲是一位將個人夢想與國家文化使命融為一體的藝術家。她的音樂之路,不僅跨越大西洋與歐亞大陸,更跨越語言、歷史與文化的界限。在國際舞台上,她用堅定的歌聲,唱出屬於中國的旋律,也為全球觀眾帶來來自東方的靈魂與共鳴。本報記者李強波士頓報道

張婉哲及鋼琴家演出後謝幕。

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張婉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