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新聞背後的關係 代表世界如何走向(上)

(霍詠強 星島中文電台時事觀察)

中國組織的沙伊復交、AUKUS:澳洲的潛艇、連續幾家美國銀行倒閉、GPT 和 ChatGPT——這幾宗新聞都是近期最熱門的新聞,每一宗都是「爆款」,他們本身都對全世界有著巨大的、深遠的、和持續的影響,尤其是當中的關鍵甚至並不在於目前的情況,而是事件背後代表著怎樣的變化,而且這些事件彼此之間還有更重要的關連所在。

就由沙特和伊朗在中國的安排底下重新恢復外交關係說起:3月10日,時值中國最重要的換屆兩會期間,伊朗及沙特阿拉伯在北京取得談判突破,宣布同意恢復外交關係及相互重開大使館,全世界關注的除了是兩個並不融洽、甚至稱得上敵對國家緩和關係以外,中國在事件中的角色和對美國帶來的震盪,都成為世人的焦點。

撇開兩國本身的背景外,的確需要關注在過去幾個月、甚至幾年來、中國連串外交行動表現出的鋪排,更值得玩味!

將時間拉遠點,2015年7月14日,五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再加上德國,與伊朗在維也納達成了歷史性的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六國和伊朗成功完成談判,解決了持續13年的爭端。當然,大家也知道協議日後被特朗普違反協議下撕毀,至今仍未恢復。當天,協議是怎樣完成的?

2013年9月,被認為是溫和派的新任伊朗總統魯哈尼上台一個月後,跟六國首次在紐約聯合國舉行外長會議,試圖就核設施與歐洲達成協議,換取歐盟凍結制裁。

但是,由於分歧嚴重和美國的強硬態度,多次在最後關頭因為美國附加新條件令談判破裂。這種情況也可以想像,達成協議除卻表面上達致對和平的追求外,對美國沒有任何實際利益,反而失去從制裁中漁利的機會。

結果當時協議達成了,伊朗同意凍結核計劃,而且協議內容出現了一些「中國特色」,類似觀察期的條款:例如,國際社會對伊朗的武器禁運將再持續5年,導彈則延續8年。時任外長的王毅在17日談判中,三度趕赴維也納,一直促請各方以「雙向、對等和分階段」等原則,贏得伊朗的信任,再聚焦未決的難點問題,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然後分階段性實施。

在這樣種情況下,雖然美國並不願意解除對伊朗武器禁運,但在前置的觀察期,如伊朗違反協議就可以隨時恢復制裁,種種合理的條件令人難以否定。明顯地,中國這種真正為爭取達成協議而不是乘機漁利的態度,才是爭取合作共贏的關鍵。

星島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