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與IMH

(黃秉華)

  STEM是美國發起的教育概念,不過,中國提出最新的教育方向,名之為IMH,大家需要關注其發展。

  先說STEM的故事。美國以科技立國,藉由航天、電腦、人工智能、網絡等技術領先優勢,稱霸全球。一九八六年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NSB)發表教育報告,首次明確提出科學、數學、工程和技術的集成教育建議,按當時排列的英文縮寫是SMET,而這報告被視為STEM教育的開端。一九九六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舊事重提,把四科的縮寫改為STEM,由於易記易讀,好快風行全世界。

  中國經過二○二○年新冠疫情的考驗之後,中國科學和教育界,對未來教育方向提出新的規劃,這是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提出的模型,在對比了美國科學素質教育的STEM體系、歐洲的STS體系(Science科學、Technology技術、Society社會)後,鍾南山總結出,中國科學教育應當樹立的IMH體系,I是Innovation(創新),M是Sense of Mission(使命感),H是Humanity(人文)。

  鍾南山指出,科學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創新。大家第一個問題要問的是,如何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重點是︰「在小學階段培養孩子的科學意識,鼓勵他們多問問題,從善於發現問題著手培養孩子。」孩子有好奇心便會多問,不過,在問問題的溝通過程中,他們需要掌握語文能力、數學解題、邏輯思考,以及平時吸收夠多的知識,有了知識便產生文化,如是者,IMH與STEM最大的不同是人文與文化的重點。

  美國對人文學科加入理工科是有研究的,所以最新的補充是STEAM,A是Art,這是比較新的發展,不過,更新的一個中國式現代化教育版本是IMH,這方面是剛剛在今年提出,希望學界科學界對此多作介紹,馬上與學校研究有關的內容,盡早推出。

Uncategor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