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喜歡窮

(康 子)

  寫這個題目,猶豫了許久。可會太刻薄、讀者是否接受等等。

  後來多觀察,多了解,自己的看法亦改變了:對,真的是「有人喜歡窮」。

  我們在香港,自幼習慣了天天向上,努力積極做人。認真唸書,工作,買樓,累積財富,預期經濟獨立,別要成為家人及社會負累。

  像先父,四歲失明,十八歲拜師學占卜。一生養妻活兒,供養老母。從來沒有拿綜援/傷殘津貼/生果金/消費券之類。至死,仍引以為傲。

  問題來了,最近這幾年,香港天翻地覆,搵食艱難,要是有人讀書不成,考試肥佬,點先?

  又有人失去工作,長期失業。

  本來有點積蓄,已耗盡。居住的物業也保不住,經二三四按,七零八落,欠下巨債,連住處亦失去。點算?

  加上身體弄垮了。長期暴飲暴食,全無節制,糖尿心臟痛風等齊爆發,行動不自由,長期消耗政府醫療資源,又如何?

  最後無力償還欠債,乾脆申請破產。從此受人身保護,債主不能追討。是否等於徹底破敗,永不翻身?

  如果憑以往標準,父母一定愁爆,兄弟一定苦惱,為救援耗盡心力,賣屋賣田又賣地。

  但是看現實情 ,且慢!當事人竟優哉游哉,自得其樂,照樣享受交通津貼,樂遊香港,流連公園M記快餐店圖書館,快樂度過每一天。

  有私家樓住,當然好。但每月要交管理費,又要付錢維修,燈油火臘,樣樣開支,反不及現在,住中途宿舍般輕鬆。

  並與廣大巿民同步,輪候公屋中。輪不到,還可以理直氣壯罵政府。

  所以敗家、敗業、敗祖屋,統統沒問題,政府兜底。你努力上進,供樓儲錢,為誰辛苦為誰忙?以為自己好有型?

  看趙婷的得獎電影《浪跡天地》(二○二○年),最大的啟發,是真的「有人喜歡漂」,又「有人喜歡窮」,寧願 車,也要自由自在。

  正如《水滸傳》魯智深,借醉酒大鬧山門,乘機跑了出去,闖蕩江湖,大唱:「赤條條來去無牽掛。」

  《紅樓夢》二十二回,寶玉看戲,聽了這一句,心蕩神馳,如醍醐灌頂,埋下後來出家的伏線。

  這齣戲由誰來點?竟是「建制捍衛者」的薛寶釵。生日宴上,多少好意頭、湊熱鬧的戲不選,偏要揀這一齣,莫非潛意識,薛小姐亦有遁世的思想?

  千言萬語,只有一句:「做人要化。」一化解千愁。

Uncategor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