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企聘長者員工傳承40年老餅家 最高日產1000麵包贈弱勢基層

疫情重創經濟,加上老師傅相繼退休無人傳承,本港多間老店近月相繼黯然「熄燈落幕」,有本地社企繼頂手本地茶餐廳經營愛心飯堂外,近日再從餅店師傅手上承接紅磡一間經營超過40年的老餅家,聘用5至6名退休長者重新就業,培訓他們成為製餅師傅,日產700至1000個麵包及傳統酥餅,全部贈予劏房家庭、拾紙皮婆婆、失業中青年基層及獨居長者,未來有意再承接受其他傳統行業,保留老一代香港人的集體回憶之餘,幫助更多有需要人士。

力推長者再就業的銀杏館,去年9月在長沙灣兼善里開設耆樂食堂,每日派送200個愛心飯盒予低收入人士。(銀杏館提供)
力推長者再就業的銀杏館,去年9月在長沙灣兼善里開設耆樂食堂,每日派送200個愛心飯盒予低收入人士。(銀杏館提供)

 

耆樂食堂聘請的員工均為長者,讓他們可以重新就業,提供自食其力的機會。(銀杏館提供)
耆樂食堂聘請的員工均為長者,讓他們可以重新就業,提供自食其力的機會。(銀杏館提供)

 

耆樂食堂選址位於長沙灣兼善里,唐樓劏房林立,近月更被巿建局宣佈重建,大廈狀況更差。(銀杏館提供)
耆樂食堂選址位於長沙灣兼善里,唐樓劏房林立,近月更被巿建局宣佈重建,大廈狀況更差。(銀杏館提供)

 

銀杏館每日堅持製作有營養的愛心飯盒,讓基層獲得溫飽。(銀杏館提供)
銀杏館每日堅持製作有營養的愛心飯盒,讓基層獲得溫飽。(銀杏館提供)

 

耆樂食堂每日大約有200個派飯名額,當中大約有1至2成為中青年人士。(銀杏館提供)
耆樂食堂每日大約有200個派飯名額,當中大約有1至2成為中青年人士。(銀杏館提供)

 

銀杏館派飯的對象,既有劏房媽媽、獨居長者、執紙皮維生的婆婆,亦有短期失業人士。(銀杏館提供)
銀杏館派飯的對象,既有劏房媽媽、獨居長者、執紙皮維生的婆婆,亦有短期失業人士。(銀杏館提供)

 

經營40年老餅店無後人接手 社企頂手保留傳統味道

以聘用長者就業為目標的社企「銀杏館」,近年在不同地區落戶,聘用長者作員工經營餐廳,同時提供免費派飯服務,每日為有需要基層人士合共派出逾千個免費愛心飯盒,幫助他們渡過疫情難關。機構去年9月落戶舊樓劏房林立的長沙灣兼善里,接手一間茶餐廳,開設以基層人士為主要服務對象的「耆樂食堂」,曾劈價推出$7一個餸,例如土豆絲、葡國雞等,以砵仔菜推廣健康住家菜,並在店外擺放一部「杏福補給站」自助派送機,讓有需要人士自行取出零食、湯包、熱飯或口罩等其他必需品,最近則改用為重點派發麵包,讓基層兒童、劏房媽媽或露宿者,可以全天候領取食物。

嘗試推廣服務至其他層面的銀杏館,近日成功頂手紅磡民裕街一間經營約40年的老店「新祥益餅店」,銀杏館行政總裁麥敏媚透露機緣巧合之下,獲悉該餅店的老師傅均年逾60多歲,部分更超過70歲,身體大不如前,又苦無後人接手,於是向外透露風聲欲放盤離場,雙方最終一拍即合,由3名老師傅充當餅店顧問,重新培訓5至6名長者員工成為製餅師傅,日前已成功開業,日產約600至700個麵包,包括傳統的菠蘿包、雞尾包、腸仔包、提子包及餐包,亦有製作餅點如合桃酥、家蛋餅、紅豆酥等,期望有機會令更多香港地道小店得以保留,同時可聘請已退休的長者重新就業,以繼承港人歷史文化及集體回憶。

銀杏館近月接手紅磡一家經營約40年的餅店,保留其招牌及其他生財工具。(銀杏館提供)
銀杏館近月接手紅磡一家經營約40年的餅店,保留其招牌及其他生財工具。(銀杏館提供)

 

銀杏館接手老餅店後,聘請大約五至六名長者員工,提供重新就業機會。(銀杏館提供)
銀杏館接手老餅店後,聘請大約五至六名長者員工,提供重新就業機會。(銀杏館提供)

 

 

銀杏館祥益餅家周日與社福機構響應慈善麵包日,派出約一千個麵包予有需要人士。(銀杏館提供)
銀杏館祥益餅家周日與社福機構響應慈善麵包日,派出約一千個麵包予有需要人士。(銀杏館提供)

 

紅磡老餅店「新祥益餅店」苦無後人接手,一度陷入結業或轉手離場的危機。(銀杏館提供)
紅磡老餅店「新祥益餅店」苦無後人接手,一度陷入結業或轉手離場的危機。(銀杏館提供)

 

新餅店主要製作傳統包點如菠蘿包及雞尾包等。(銀杏館提供)
新餅店主要製作傳統包點如菠蘿包及雞尾包等。(銀杏館提供)

 

新餅店主要製作傳統包點如菠蘿包及雞尾包等。(銀杏館提供)
新餅店主要製作傳統包點如菠蘿包及雞尾包等。(銀杏館提供)

 

已登記麵包卡的人士既可派飯又有麵包,確保兩餐溫飽。(銀杏館提供)
已登記麵包卡的人士既可派飯又有麵包,確保兩餐溫飽。(銀杏館提供)

 

有坐輪椅的婆婆獲義派送麵包。(銀杏館提供)
有坐輪椅的婆婆獲義派送麵包。(銀杏館提供)

 

一個麵包對於普通人來說,並不代表什麼,但對長者而言,是心意也是溫暖。(銀杏館提供)
一個麵包對於普通人來說,並不代表什麼,但對長者而言,是心意也是溫暖。(銀杏館提供)

 

執廢鐵紙皮維生的長者亦是受助對象。(銀杏館提供)
執廢鐵紙皮維生的長者亦是受助對象。(銀杏館提供)

 

2成派飯受眾為短期失業的中青年 羞於身份改用自助機領包

其中周日(27日)為響應「滙豐香港社區節 2022」的「愛心麵包慈善日」,銀杏館祥益餅店連同一批義工,提高產量至日產1000個麵包,其中分別送出500及300個至聖公會聖匠堂及鐘聲慈善社,讓區內貧窮家庭及長者受惠,其餘200個名額則聯同鄰近一個免費派飯的食堂一併送出,讓弱勢基層在疫情下仍然保持溫飽的三餐。
現場圖片所見,接手經營的老餅家仍然保留一磚一瓦,無論是招牌、外觀格局、餅架以至焗餅機均悉數保留,連同舊有製餅師傅親力親為輔助下,務求將最傳統的味道傳承下來,不至於失傳。

銀杏館行政總裁麥敏媚表示,留意到疫情不但影響低收入家庭或獨居長者,連有就業能力的青年或中年漢亦陷入短期失業零收入的困局中,以長沙灣耆樂食堂為例,200個派飯名額當中,有大約10至20%的服務受眾為中青年人士,部分人因個人身份羞於公開領飯,機構遂改而讓他們登記麵包卡,讓他們隨時在「杏福補給站」自助派送機拍卡,領取麵包自用,「可能係佢哋攞定一個包,第二日返工有嘢食,又或者趁冇人在場時隨時隨地領取食物,只希望佢哋喺有尊嚴情況下保住溫飽。」

「杏福補給站」自助派送機首次在長沙灣推行,已登記人士只需拍卡便可領取一個麵包。(銀杏館提供)
「杏福補給站」自助派送機首次在長沙灣推行,已登記人士只需拍卡便可領取一個麵包。(銀杏館提供)

 

未來有意擴展至承傳涼茶舖

她指目前正計劃將「杏福補給站」自助派送機推廣至其他基層地區,下月將於大窩口地鐵站內試行,又在九龍城區物色合適派送點,讓更多基層受惠,機構未來亦正探討擴展服務至不同行業,例如物色沒有後人承接的涼茶舖,為長者提供就業機會之餘,同時讓更多老店交至合適人士傳承下去。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