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和自由帶來財富?

過去幾個星期,提及了中國的重點政治活動,全球峰會,以及從民主觀感指數和兩場選舉,得出一些啟示,有些想法。

無論在QUORA和知乎上,總有些問題。涉及不同政治制度的優劣。其中有個最慣常的問題就是富有國家都是民主和自由的,為什麼中國專政、經濟卻仍然高速發展?這個問題也簡單,因果倒轉了,西方是因為先富起來了,有錢有能力控制資源了,才有享受民主(個人權利得到充分滿足)和自由(擁有更多的選擇)。人窮時,爭奪都來不及,怎樣民主自由?這種情況,就算發達國家在「由奢入儉」都一樣發生。

就以美國制裁俄羅斯的成效為例,上月已經說過美國本身以各種「豁免」,令美俄貿易在制裁下不跌反升。近期的貿易數據更顯示,一些美國盟友的對俄出口正在恢復。

今年初,全球多數大型經濟體的對俄出口銳減50%以上,但如今許多這些國家的相關數據正在恢復,其中包括美國的傳統盟友,比如日本和韓國已經恢復了其最初貿易損失量的1/3。瑞士金融部門年初表示凍結了大約80億美元的俄羅斯資產,但到5月已解凍其中30億美元。

北約成員國土耳其、一向和歐美不咬弦,在烏克蘭糧食出口上扮演關鍵角色,但它在第二季度末的對俄出口,相較於實施制裁前上升了近25%,最近的數據更顯示交易量仍在增加。

所以最近美國官員在外訪時多了個重要任務,當中包括到印尼巴里島參加G20峰會的財長耶倫;月初訪問布魯塞爾、倫敦和巴黎的副財長阿德耶莫;近期到訪日本的負責打擊恐怖主義融資和金融犯罪的財政部助理部長羅森伯格,都當上了間諜:分享關於制裁規避網絡的情報;悄悄用「懲罰行動」威脅不情願的外國政府部門和企業;收集涉嫌向俄羅斯運送物資網絡的信息。

不少級別較低的美國財政部、商務部和國務院官員也往來於世界各地,向盟友施壓加強執行對俄制裁措施,敦促其他國家加緊針對俄羅斯而豎立的金融和貿易封鎖線。

隨著經濟形勢惡化、能源短缺,華盛頓的盟友在對抗莫斯科的道路上日益呈現出疲態與無力,歐洲民眾的憤怒情緒正在積聚,美國政府不僅高估了全球對反俄政策的支持,高估了西方給俄經濟造成的損害,更甚者低估了制裁俄經濟給西方帶來的痛苦。

這個過度關注意識形態問題,在民主黨主導的美國時情況最明顯,正如拜登最常說的「中美競爭」,就是「民主和專制之爭」,而貿易衝突就是「國際秩序和保護主義之爭」,凡事都只從自身立場和利益出發,錯的自然永遠是其他人。

所有情況都不會是百份百的,包括現代人最崇尚、最強調的「自由」。其中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首推前英國首相約翰遜,所有規則都是用來制衡其他人的,自己永遠是例外。別以為他很過份,現實是大部分「有地位」的人士,都認同這是「現實」。

生物本來都很自由,追求「自由」原來就不是人類應有的行為,人類要追求自由源於反抗被賦予的「奴隸制度」,是自由被侵害後的「反作用」,但反作用又一定變成抗爭,這種情況已經經歷了幾千年了,也應該改變了。人類文明是不應該有「自由」,應該有的是「節制」,應該追求的是「公平」和「正義」,但不是完全平等,而是合理的分配。

正如中國人民最關心的社會問題,是貪腐和發展不平等,所以中國政府針對這些問題,兩者的方向是相同的。美國人最關心的是戰爭影響生活和社會的治安,但是美國政府一天到晚說的都是俄羅斯、烏克蘭、中國、台灣,有哪個方向和人民相符?

最近三藩市的輕軌鐵路網中央區通車,中央地鐵屬於三藩市交通局第3街輕軌計劃 (Third Street Light Rail Project) 的二期工程,一期T線路面段早於2007年開通,2008年2月,三藩市市交通局確認中央地鐵的走線,最後劃出2.3公里長向北延伸的路線,看到新聞報導無論受訪者或記者,都很激動和興奮,周末舉行試運行,吸引絡繹不絕的乘客前來搭乘,走進華埠白蘭站便能感受到民眾興奮的情緒,感受新地鐵的便利服務。

身處「地鐵站就是旺地」的香港和政府決定一切的新加坡,很難會想及只有2.3公里長、4個地鐵站的路線會引起多大關注?在過去十年,新加坡就有三條路線、近100個地鐵站投入服務。三藩市地鐵通車所能引起的感想,更大可能是高達15億7800萬美元的工程經費,以及華埠社區期盼等待了三十多年的基建,「為啥這樣貴?為啥等這樣久?」

這些都離不開不同群體的爭議和政府缺乏執行能力,這些年我們很重視個人或小部分群體的權利,然而,鐵路是集體運輸工具,當然涉及的是集體利益,權衡各方輕重而不是自身的利益,才是文明的先決條件。霍詠強 星島中文電台時事觀察

星島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