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巡航控制」 可以緩解「幻象塞車」

研究人員透過具備人工智能研判車速的汽車進行實驗,觀看實時公路交通影像和數據資料。美聯社

感恩節有數百萬人開車上公路出遊,惱人的塞車情況將隨時可見。專家研究發現,很多時候塞車是源於開車的人,無緣無故下走走停停,在沒有交通意外或道路施工的情況下導致塞車,被稱為「幻象塞車」,於是試驗利用人工智能(AI)紓緩這種情況而取得成功。

負責研究的田納西州范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土木及環境工程教授沃克(Daniel Work)表示,在納什維爾(Nashville)的實驗利用特別配備的車輛,成功紓緩24號公路繁忙時間的擠塞。除了減少司機沮喪,減少走走停停的行車亦意味減少油耗,從而減少污染。

在日本10多年前進行類似試驗證實人類導致「幻象塞車」後,美國多所大學一群工程師和數學家一直致力解決這一問題,沃克是其中一人。

當一名司機因故煞車,緊跟其後者因為需要數秒回應而更用力煞車,再後者的煞車就會更用力,一波又一波的煞車,直至不少車停下來為止。當交通恢復順暢,司機往往加速過快,反而造成更多煞車,繼而造成另一次塞車。但這項實驗證明,只要少量汽車持續緩慢行駛,能造成交通順暢的效果。

實驗中派出100輛車子,每天早上6時至9時45分間,於24號公路15英里路段來回行駛。前提是如果路上有5%車子一起行動,就可以減少幻象塞車的發生。研究人員配備裝置遙距控制這100輛車,將交通訊息來回發送。

研究人員還利用了不少新車已有的主動式定速巡航控制(ACC)。ACC讓司機定速行駛,但車子會自動加減速,與前車保持安全車距。在這次實驗中,研究員透過AI調整ACC,對整體交通車流作出反應。

沃克說,參與實驗的車子決定車速取決於兩個層面。在雲端層面,交通狀況資料被用於創建整體速度計劃,然後傳送至車子,後者利用AI算法決定最佳行動。研究人員能夠利用24號公路4英里路段上300個柱式感應器,評估已連接車子在早上交通情況遇到的影響。

這次實驗是「CIRCLES聯盟」其中一個項目。聯盟由日產等車商與聯邦能源部和運輸部組成,其他首席研究員來自柏克萊加大等學府。

最新實驗數字仍有待進一步分析,但沃克認為「證明了透過我們開發的創新自動車技術能減少擠塞」。他亦警告,這項技術不會突然消除塞車,「當路上車子數目比道路可以承受的多,總會有塞車,但它可降低擠塞的痛苦」。

科技-三藩市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