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美計劃「讓台灣變成龐大武器庫」

《紐約時報》引述美國多名現任及前任官員指,華盛頓研究解放軍艦機最近在台灣周邊活動後認為,需要令台灣變成龐大武器庫。

美國總統拜登上月表示,如果大陸對台動武,美國將出兵協防。但華盛頓官員指,即使美國決定出兵,大陸亦可能在動武前首先封鎖台灣,因此台灣本身要有充足武器抵禦,直至美國或其他國家介入。但對台供應武器面臨多項挑戰,包括美國及盟國現時首要將武器運往烏克蘭,減少國內庫存。另外,除非軍火製造商獲得穩定的長期訂單,否則不願意設立新的生產線。目前也不清楚若美國加速運送武器給台灣,北京將作何反應。

報道指,烏克蘭有接壤鄰國的陸上路線,因此補給武器較台灣容易。

美國官員又認為,台灣需要較小型及流動的武器,例如烏克蘭部隊用來對付俄軍的肩托式反坦克導彈及刺針防空導彈,而並非坦克等較易被摧毀的常規地面軍備。

美國官員日益強調,台灣需要能對大陸軍機和軍艦產生致命傷、還能躲過攻擊的較小型機動武器,亦即所謂不對稱作戰的核心概念。為使台灣變成充滿武器、使攻擊代價高昂的「豪豬」,美國官員嘗試要台灣多訂這類武器,少訂M1艾布蘭戰車(M1 Abrams)等常規地面作戰系統。

拜登政府上月2日已批准任內第6個對台軍售方案,價值約11億美元,內含60枚岸置魚叉(Harpoon)反艦導彈。

前國務院官員蒂姆比(James Timbie)與退役海軍上將埃利斯(James O. Ellis Jr.)最近也撰文表示,台灣需要大量小型武器來進行分散式防禦,近期台灣向美國採購的一些武器,如魚叉和刺針(Stinger)導彈都符合目的。台灣也在自行製造威懾性武器,如布雷艇、防空導彈系統、反艦巡弋導彈等。

台灣政府官員則表示,他們承認儲備較小型武器的必要性,但從下訂到出貨有顯著時間差。

與此同時,美國國務院政軍局區域安全及軍備轉移辦公室主任克雷西5日稱,美國須加快對台軍售交付,應對台灣面臨的威脅。克雷西受邀到第21屆美台國防工業會議發表閉幕演說。據轉述,她在致詞中重申美國對台承諾「堅若磐石」,堅定支持台海和平穩定,致力確保台灣具備足夠自我防衛能力。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