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的黃金果與致癌的檳榔

(國凱 島中文電台時事觀察)

近日,「36歲歌手傅松嚼檳榔6年因口腔癌過世」的話題一度在中國內地登上微博熱搜,在其生前發布的視頻中,歌手傅松向網友展示了自己因口腔癌潰爛的左臉,其痛苦地表示,自己最大的幸福是夜晚的時候傷口不疼,這樣就能睡個好覺。他還奉勸喜歡嚼檳榔的網友不要抱著僥倖的心理,要遠離檳榔。

在中國內地,這起事件經由網路廣泛傳播,給大眾構成了強烈的感官和認知衝擊,要求打擊檳榔製品之聲,再度高漲。中國多地市場監管部門要求下架檳榔產品,既是大勢所趨,也是理所應當。

事實上,無論從科學研究角度,還是基於現實的數據統計以及個案回饋,檳榔作為一級致癌物的致害性,都早有公論。只是很遺憾,此類「共識」並未充分轉化到行動層面。作為中國最大的檳榔加工、消費地區,吃檳榔在湖南不僅是一種個人習慣,甚至已經成為一種「社交禮儀」。

新華社2019年的報導曾引用一組數據:全中國6000多萬檳榔消費人口中,超過2000萬在湖南,湖南嚼檳榔人口比例,高達38.42%。即便是在第二大消費省份廣東,檳榔食用人口也有不少來自湖南。其中,又以「湘潭尤嗜檳榔」。

不過,對檳榔如此「上癮」的湖南並不產檳榔,中國超九成檳榔都產自海南,其中90%都供應給了湖南數千家檳榔深加工企業。可以說,湖南撐起了全國檳榔產業的「大半壁江山」。

不管歌手傅松是因為甚麼病去世,檳榔產業走到這一歷史性時刻都只是遲早的事。實際上,檳榔產業的去食品化方向早已是大勢所趨。

公開資料顯示, 2017年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將檳榔果列入了一級致癌物; 2019年,湖南省檳榔食品行業協會要求湖南所有檳榔生產企業從該年3月7日起 停止國內全部廣告宣傳;2020年,最新版的《食品生產許可分類目錄》 取消了「食用檳榔」的類別; 2021年9月17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發布通知,要求自即日起, 停止利用廣播電視和網路視聽節目宣傳推銷檳榔及其製品。

2021年9月28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辦公廳專門向湖南,海南下發《關於檳榔製品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指出「依據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不應再按食品對檳榔進行監管」。

中國政府不同部門這一系列的政策,信號非常明確,就是要逐步加強對檳榔的監管,讓檳榔不能再以食品這個類別,在一般的零售終端銷售。然而,雖然要求禁售檳榔的聲音近年來一直不絕於耳,政策也不斷推出,但檳榔作為食品的銷售在中國各地仍然非常普遍。在歌手傅松逝世引發的網路輿情關注之下,浙江義烏、四川營山、江西南昌等地相繼發文要求,食品經營者不得將檳榔製品作為食品銷售,在終端禁售檳榔的行動終於更加堅定地展開。

在中國,是否應該禁售檳榔並不是一個新的爭議,而這個問題的複雜性在於,一方面檳榔已經是公認的致癌物,但另一方面,檳榔也是海南省和湖南省的支柱產業。

椰子樹、橡膠樹、檳榔樹是海南最具代表性的熱帶特色經濟作物,被稱為「三棵樹產業」,對於海南經濟發展、鄉村振興及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

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三棵樹產業,並多次強調發展三棵樹產業對於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重要性,要把三棵樹產業研究透徹。

據海南省農業農村廳提供的數據顯示,2020年海南省檳榔種植面積177萬畝,種植的品種以本地種為主,占90%以上,涉及種植戶70多萬戶、230多萬人,占全省農業人口的41.37%。海南檳榔的總產量佔據全國的95%,近十年檳榔產業產值平均增收在26.4%,海南一千萬人\xf9堶惘野|百多萬的農村人口,檳榔涉及海南一半農民,230多萬人的增收問題。

舉個例子,海南澄邁縣老城鎮那板村一帶有30多年種植檳榔的歷史,3個自然村檳榔掛果面積1700多畝,全村1700多人,幾乎家家戶戶都種有檳榔。2021年,那板村下轄的美文、玉旺、那板3個自然村,檳榔喜獲大豐收,產值達到1000多萬元,人均增收1萬多元。

檳榔產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地方政府政策的支持。在《海南省「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中,檳榔被明確為12大布局產業之一。而作為「中國檳榔之鄉」的海南萬寧, 更在「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要支持檳榔加工做大做強,發展檳榔種植加工貿易百億級產業鏈。

根據海南統計局資料,在2000年的時候,海南檳榔產量只有3.56萬噸,2019年,海南的檳榔產量上升至28.7萬噸。

對於海南和湖南來說,檳榔的貢獻不只是GDP,檳榔也是這兩個省份脫貧工作的具體切入點。

在今年的七月份,即歌手傅松逝世引發大眾對檳榔的進一步抵制之前,中共海南省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辦公室已經發布過一份叫做《海南省防止檳榔種植農戶返貧致貧的實施意見》的檔。這份檔的原文在網上不是那麼容易找到,但根據海南省各地下級政府對這個檔的學習與執行資訊回饋,我們可以看到兩個重點。

第一,就是檳榔種植對海南省的扶貧工作確實重要,而這些脫貧檳榔農民情況仍然脆弱,有再次返貧的風險。

第二,就是海南省政府充分知悉檳榔產業當下的形態是不可持續的,所以才會發文件要求下級政府做好工作,目的是「確保不因檳榔產業政策調整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我們可以看到海南省的領導是充分知道現實情況,也有提前的規劃。

經過多年發展,檳榔相關產業已經發展成了一些地方的支柱產業。比如,海南、湖南兩省的檳榔產業已達到800億元左右,其中,湖南省檳榔產值超過400億元。

現在檳榔作為食品銷售已經進入倒計時,有人提出檳榔產業要向藥用方向發展。這個思路未嘗不可,但估計轉型需要一段時間,而藥用檳榔的產值也估計不能完全替代食用檳榔的龐大體量,無論是從就業還是GDP的角度。

可以說,現在的檳榔產業已經是一個產值近千億的「龐然大物」,從上游的種植戶,到中下游的企業、經銷商,牽連極廣。如果中國相關部門在治理檳榔產業的過程中不留任何緩衝餘地、不採取任何保護措施,對於檳榔的種植戶和相關從業者來說,將會是一場災難。

所以,我們一方面要看到治理檳榔產業是大勢所趨,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治理是項複雜的系統工程。中國政府的有關部門在制定政策時,保持應有的耐心,充分考量多方利益,推動檳榔從食品市場有序退市。

星島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