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湧動 觀國際格局凸出重點

俄烏戰事變化,中俄關係備受關注。早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外媒關注中方聲明沒有提及外界高度關注的烏克蘭問題,普京則公開承認中方對烏克蘭危機的「疑問和擔憂」,認為中俄關係可能生變。但國際大勢風雲湧動,細觀國際格局方能看出中俄關係究竟如何。

俄烏衝突爆發後,中俄兩國領袖二月及六月都曾舉行過電話峰會。是次「習普會」是戰事爆發後首次面對面的會議,過程頗為低調,鏡頭前未有高調熱情的表現,與外界預測的不同,中方會後聲明未提及烏克蘭。加上普京公開稱,「我們讚賞我們中國朋友對烏克蘭危機的平衡立場。我們理解你們在這個問題上的疑問和關切,在今天的會議上,我們當然也會詳細闡明我們在這個問題上的立場——儘管我們之前已經談過了。」西方輿論解讀為「北京在俄烏戰爭中對俄方的支持或已有所動搖」、「中國對俄政策正在生變」雲雲,認為中俄關係生變。

美國及其盟友近年來遏制中國行動不斷,俄烏衝突之後,西方多次呼籲中國跟隨西方腳步制裁俄羅斯,中國多次強調「對於於烏克蘭危機,我們呼籲有關方通過對話談判實現停火止戰,儘快找到兼顧各方合理安全關切的辦法……」。此外,西方輿論不斷有聲音指中國軍援俄羅斯。「習普會」前,中國全國人大委員長栗戰書訪俄時,私下對俄方國會議長表示,理解俄國被美國和北約逼到牆角,為維護國家核心利益而作出一次反擊,中方會從不同方面給予策應。這番談話被公開,一些西方媒體更認為這是中國釋放軍援俄羅斯的信號。在這種背景下,分析認為,「習普會」低調進行,中方慎於公開發言,就是為了避免再被誤讀。同樣,中方憂慮的是俄羅斯能否打贏、戰事還要拖多久,因這造成石油和糧價大升,美歐緊密合作遏俄,亦順勢加強遏制中國,都對中國構成衝擊。

當下,中俄合作共抗西方仍是中俄關係主調。從國際形勢上看,俄羅斯面臨西方全方位制裁、烏克蘭戰事遲遲未有結果;中國則面臨美歐聯手打壓,中美貿易戰一打數年,台灣問題上,美國頻頻出手,從眾議院議長普洛西訪台到參院通過「台灣政策法」,都令北京壓力備增。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早前發表「洲情咨文」亦提出多項遏制中國手段,包括立法減少對中國稀土及鋰等原材料依賴、禁售中國涉強制勞動的產品等。

面對國際上的壓力,中國與俄羅斯都需要交結盟友「共抗壓力」。為此,中俄開展廣泛合作。在經貿上,今年以來,俄中貿易增長了百分之二十五以上,中國同意推進過境蒙古的大型天然氣管道項目,這可以抵消俄羅斯被切斷歐洲能源市場導致的損失。軍事上,就在「習普會後」,俄羅斯和中國的高級官員同意進行更多聯合軍事演習並加強防務合作,這表明無論北京對烏克蘭戰爭存在多少疑慮,兩國的戰略夥伴關係只會越來越緊密。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