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阿瑪現身華埠下東城晤鐘馗 數百民眾中英猶三語橫幅相迎

「小阿瑪(Little Amal)」於28日下午現身曼哈頓下東城與華埠,和中國神話故事形象鐘馗巨偶相見,受到近六百民眾持中英猶三語橫幅迎接。

民眾拉起的晾衣繩陣,迎接小阿瑪。 Rosie Li提供

穿越了12國行進了近六千里,並於紐約相繼展開多場活動的12吋高人偶「小阿瑪(Little Amal)」於28日下午現身曼哈頓下東城與華埠,和中國神話故事形象鐘馗巨偶相見,受到近六百民眾持中英猶三語橫幅迎接,籲不忘移民背景。

小阿瑪的旅程至今已進行了一年多時間,她的創作原型為一名10歲的敘利亞難民,走遍各地尋找家人。其名字在阿拉伯語中意為希望,旨在提高人們對難民兒童的認知。

周三下午,小阿瑪於移民公寓博物館(Tenement Museum)門前開啟下東城和華埠的行程,沿途途徑羅斯福公園、孫逸仙中學,最終於科西廣場(Forsyth Plaza)上與鐘馗巨偶相見。

與阿瑪在華埠見面的鐘馗巨偶是紐約美華劇坊的共同總監凱派林(Stephen Kaplin)親手製作的,凱派林從事偶劇藝術多年,曾參與百老匯名劇《獅子王》中的偶戲製作,在業界享有盛名。他說,他第一次與太太、美華劇坊共同總監馮光宇回她的家鄉台灣探訪時,馮光宇在台大的一位老師張大夏教授畫了一幅鐘馗像相贈,他才了解了中國傳統文化中鐘馗的含義。這幅畫像一直懸掛在兩人的家中,「每天都看到這幅像,就讓我產生了製作鐘馗偶的想法。」凱派林說。

去年完成的這個巨型鐘馗偶身高12呎,頭部以紙質材料製作,身體則懸於桿上,使得其雖然龐大但重量很輕,容易操縱。「大型偶最重要的就是要減輕重量。」凱派林說。鐘馗製作完成後,疫情已經開始降溫,劇坊的演出正要開始恢復,鐘馗偶也得以在下東城的一個文化節上首次亮相,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吸引很多路人駐足觀看
昨日鐘馗與阿瑪在華埠見面的場景更是吸引了很多路人駐足觀看,一中一西兩個偶人,見面後還一起翩翩起舞,很多人拿出手機記錄下這個難忘的場面。凱派林說阿瑪是來自歐洲的孩子,她精神十足,內心卻藏著悲傷,而鐘馗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捉鬼英雄,背景差別很大的兩偶算得上是有緣千里來相會。他說,偶人的魅力就在於,它們常常不需一句多餘的話,大家都能懂得彼此。同時偶人也可大可小,無論何種體量都能表現出生動的故事。「這就像音樂,可以慷慨激昂也可以涓涓細語,都能打動人。」凱派林說。

凱派林說,雖然因為資源有限,鐘馗偶不大可能像阿瑪一樣進行一次全球跨文化之旅,但10月2日,阿瑪乘船離開紐約時,鐘馗也將到碼頭為她送行。

作為活動主辦方之一的華埠商改區行政總監陳作舟介紹,在當日的活動中,下東城及華埠民眾共準備了中文、英文及猶太文3語橫幅,迎接小阿瑪的到來。其中英文為「擁抱糾葛(Embrace the Tangle)」,一語雙關也以具有中華文化特色的晾衣繩指代衣廠,致敬衣廠女工;中文為「文化交融,海納百川」,由華埠書法家李兆銀所書寫;而猶太文標語則意為「相濡以沫(Keep Each Other Alive)」。均傳遞著彼此交融與互相理解的意義。

在迎接小阿瑪的陣勢中,還有著以掛滿舊衣服的晾衣繩陣攔路、令小阿瑪闖關的緩解。陳作舟透露,這些舊衣服上所書寫的有「緣」、「幸」福,以及團「結」等字符,都傳遞著良好的祝願。面對該活動舉辦當下,紐約市因德州移民所帶來的爭議性局面,陳作舟則表示每個人都不應忘記自己的背景,美國從來都是移民所構成的國家,不應「過橋抽板」。而這也是這場活動想要傳遞的訊息之一,包容而理解。

本報記者榮筱箐、孟莎紐約報道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