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縣罷免連署 翻盤早有伏筆

加州罷免民選官員接二連三,凸顯出現代民意的歧異。然而,儘管北加州的三藩市先後通過罷免了教委和地檢官,並不表示罷免案的趨勢如一馬平川,還牽涉到具體執行的技術層次,例如全美人口最多的縣(即南加州的洛杉磯縣),推動罷免進步派檢察長賈斯康,有效的請願簽名,低於五十六萬多簽名的最低門檻,罷免行動宣告失敗,令支持者大為意外。

加州是民主黨進步派的大本營,洛杉磯縣又是加州的精華地帶,政治風向動見觀瞻,此次社區中包括部分華裔人士為了治安,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收集到超過數量的連署書,事前看似成案有望,其實更隱藏著細緻的攻防。

賈斯康於二○一八年上任矢志進行所謂的司法公正性改革,無可諱言地,也導致許多罪犯輕易被縱放,最具爭議的是廢除所謂的三振法案,意即累犯不會終身監禁。因此當今年一名累犯出獄槍殺兩名警官後,再次引爆罷免民眾的熱潮。

洛縣罷免賈斯康是繼去年的行動之後捲土重來,照理說相關義工更有經驗,對連署書簽名的合法性更為仔細,他們確實也爭取到比門檻的五十多萬個簽名還多衝刺了十五萬,就是要防止無效簽名太多被打回票。

然而根據稍早的消息傳出,洛縣選務官員在初期抽檢的簽名中高達百分之二十二不合格,已埋下伏筆,且拒絕過程接受民眾監督,支持罷免人士擔心洛杉磯縣登記官辦公室未能引用加州現行選罷法規,基本認定簽名正確有效,除非前後簽名有顯著的不同,果真如此,還要獲得另外兩名官員一致同意才能判定連署無效。

但據指出,洛縣選務官員繼續引用舊的規則,逐個檢查審核簽名。洛縣選務登記單位自認為已遵守相關準則,驗證過程也受到高度監管。不開放監督的理由為這不是正式選舉。一旦官方核對過程完成,如有需要,仍將公開給社會大眾提供審查的機會。

罷賈案有一位重量級支持者是洛杉磯前檢察長庫利,他雖然認為過程存疑,不過也沒有嚴重到出現弊端,這可能是從過去的經驗中,與選務人員累積了互信。而且也要考慮到未來,如果真的罷賈成案,庫利將成為候選人,一旦當選洛縣檢察長,他可能要領導或面對同一批選務人員。

美國的選舉及罷免進行了兩百多年,是民主政治實踐的過程,不過還是有許多環節左右。洛縣檢察長罷免案出現重大變化,顯示選務工作並非次次板上釘釘。

其實不論是地方或聯邦選舉過程要能順利進行,公平、公正、公開地遴選相關選務人員,才能在關鍵時刻贏得雙方認同,為選舉的認證奠下基礎。

民主政治依法行政,相關法條有其嚴謹及模糊空間,誰能看出其中的微妙之處,依法據理力爭,牽涉到法律專業素養高下,這也是美國許多有志青年投入法律這一行的原因。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