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變分享狂魔事出有因

(孔德淇 中國)

家裡的雞下蛋了,捉了一隻蜻蜓,採了一把野花,都要對著鏡頭展示一番。近日,在浙江杭州上學的小吳給麗水老家的奶奶裝了一個可視門鈴,結果奶奶變成「分享狂魔」,每天在鏡頭前展示自己的生活,引發了很多人的情感共鳴。

老人「玩轉」可視門鈴,分享日常生活點滴,讓無數人動容淚目。視頻畫面中呈現的一葷一素、佝僂的身影、長滿老繭的雙手,寫盡了長輩的牽掛與深情,也喚起了遊子對遠方家人的思念。

古語有雲「父母在,不遠遊」,現代社會年輕人為了生活一路狂奔,已難再遵循這樣的古訓,老年人守家盼親歸逐漸成為鄉村一隅圖景。他們的情感需求與生活狀態,理應受到社會照拂,也應得到後輩關懷。智慧設備的出現,無疑拉近了老年人與年輕一代的時空距離,能夠彌合不同代際之間的情感疏離,串起千里之外的家人和親情,讓留守老人不再「孤單」。從上述個案來看,年輕人只需教會他們簡單使用,便可「解鎖」藏在冰冷機器背後的無限溫情。然而,從老人重複單一的操作也可管窺,這一群體的數字化水準仍然不高,還需進一步關切與照拂。幫老年人填補數字溝壑,適應數字化生存方式,是一個社會人文關懷的真情傳遞。

當然,再便利的科技,也無法取代促膝長談的天倫之樂,更無法真正消除老年帶來的孤獨。多回家看看也讓留守老人常過來看看,創造多些在一起生活的時間和條件,畢竟陪伴永遠是孝順善待老人的最好方式,遠勝於一切甜言蜜語和錦衣玉食。「分享狂魔」奶奶的視頻也提醒我們,不論現實有多艱難,都要關注留守老人的情感狀況,想方設法創造條件「陪伴」他們。留守老人的情感空虛,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廣袤鄉村的養老困境。

隨著老齡化和城鎮化的推進,未來的留守老人比例還將持續上升。但就目前而言,鄉村養老體系對精神慰藉和社會交往的需求滿足還不足,亟待採取社區養老等創新模式。

星島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