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通關 腳步聲響下樓盼快

香港十二日起放寬通關防疫措施,海外或台灣抵港人士酒店檢疫日數由之前的隔離七天改為「三加四」,即三天酒店檢疫及四天居家醫學監察。各界均感到振奮,認為此舉對香港重新接軌國際有相當大幫助,更樂觀期待至十一月時,通關防疫措施或可能推進至「零加七」。

疫情逾兩年來,香港疫情反復爆發,當局堅持嚴格防疫政策,嚴控邊境管制,增加時間成本,降低跨國企業高管和投資者到港意欲。早前香港傳出金融高階人才出走潮,一度還有不少跨國集團考慮將亞太總部搬遷。與此同時,競爭對手新加坡早已「與病毒共存」,實施入境寬鬆政策,令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受到挑戰。此次,香港通關措施大鬆綁,由海外或台灣經機場抵港人士的酒店檢疫期,由七天縮至三天,隨後四天於家居或一般酒店接受醫學監察,期間其「安心出行」程式會獲發「黃碼」,每天快測呈陰性可上班、上學或就醫,但不准進入表列處所、醫院、院舍和涉及除口罩活動。此措施有利於民眾經濟、生活正常,從而助經濟盡快復蘇。

當局此次送上大禮的背後,相信是仔細考量經濟現狀及防疫形式後作出的決定。香港已經連續兩季GDP錄得負增長,技術上已陷入衰退,出口受壓,加上美國聯儲局持續大幅加息,影響香港投資和消費信心,令下半年經濟前景並不樂觀,全年可能錄得負增長。香港是外向型經濟,通關成了經濟復蘇的關鍵。同時,檢視和分析過去一個月入境確診數據後,發現每一千名海外和台灣抵港人士中,錄得四十宗輸入個案,而八成個案是在抵港三天內找到。當局考量經濟成本及風險評估後方作出縮短酒店隔離天數的決定。

事實上,多國及地區早已放鬆邊界防疫措施,部分國家則更進一步,日常生活防疫亦大鬆綁。本月一日起,法國結束了實施超過兩年的公共衛生緊急法案,意味民眾毋須佩戴口罩,進入指定場所亦毋須持有疫苗通行證。美國日前同樣放寬最新防疫指引,不再建議密切接觸者自我隔離,多人聚集時彼當地也不再需要保持六呎的社交距離。

外界有聲音認為,在新冠病毒致死率降低及全民接種率提高的大背景下,北京或借香港這個窗口,觀察入境措施放寬後的情況,為內地未來防疫措施走向積累經驗。

中國近來出入境方面舉動多多,繼中國將入境旅客隔離時間大幅減半至七天後,七月底,北京兩年多來首次向國際入境客運直飛航班開放。中國民航局在二○二○年初禁止國際航班從海外直飛北京。任何前往中國首都的人都必須首先降落在預先批准的城市之一並進行隔離,然後才能進京。早前,又調整航班熔斷機制,放寬熔斷條件並縮短熔斷周期。隨後,停飛逾一年半的中英直航服務恢復……種種措施都顯示,中國正在優化調整防疫措施,促進中外人員往來和對外交流合作。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