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國建聯誼會「教育座談會」圓滿成功

華府國建聯誼會首次會員線上「教育座談會」,於8月5日晚上雲端成功舉辦。前一周剛抵達華府的TECRO教育組組長陳郁仁博士也上線,與華府國建聯誼會的會員們相見歡,近三十人上線,共度一個知性交流、經驗分享的夜晚。
座談會由會長金慶松主持,他先行問候與會者並講述座談會的規範及發言的範圍。隨後教育組陳組長簡單自我介紹,並提到他到任的主要任務在促進台美教育上的合作,並期盼擴大交流範圍,例如台美雙語教學上的合作,鼓勵學生到台灣學習漢語,台美大學之間的交流,台灣留學生的協助,台灣為美國半導體人才做培育計劃等。
在馬里蘭大學執教的李偉智教授提到他對台灣留學生的看法,程度尚可,人數逐漸變少,最需要的幫助是醫藥問題及畢業後謀職的協助。喬治梅森大學的陳俊宏教授比較台美教育,認為台灣已沒有「因材施教」,以往放牛班的學生,也可以上大學了,卻將大學的整體程度拉低了,齊頭式的平等易造成資源之浪費以及社會問題。維吉尼亞理工學院的呂昌田教授點出,台灣來的留學生僅讀碩士,不讀博士,人數越來越少,是隱憂,人不足,少人幫你說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王天麗教授表示,全心投入學術研究的學生較少了,針對抄襲,凡學生作業、開卷考試、研究發表的期刊或論文,甚至教授申請研究經費的計劃書,若是涉及抄襲,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情,會受很高層次的關注和處罰。王淑美博士分享她回到台灣工研院研究、教書的經驗,她教導學生使用奈米中心的儀器,學生只想拿學習證明,學習態度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談到海外中文學校教育之展望,與會者幾乎都有經驗,盧瑞平博士等多人都分享了各自的經驗,強調父母在家講中文的重要性,寒暑假儘可能送子女回台灣學習,小孩看電視僅限於中文節目,學中文的重要性以及社交。學生人數變少了也影響到師資,其他主要的挑戰是教室場地問題、師資的穩定性。關於技職教育,李偉智教授提到馬里蘭州蒙郡的做法,值得台灣參考。
關於後教改世代,盧瑞平博士點出,國立大學學生程度每況愈下,老師教學都感沮喪,大學生找不到好工作,延後畢業現象普遍。如何改善流浪教師的現象?學生人數不足,有人同時在讀兩個博士班,湊學生人數?造成教學資源之浪費,宜通盤檢討。王淑美博士直陳,為什麼招不到博士班學生呢?因為竹科的薪水太好了,環環相扣的複雜問題,配套外還要有配套。酈民興博士點出歷史教育之重要。楊禎雄醫師送出的書面意見表示,美國的教育基本上就是商業行為,道德教育較少注重,師生關係也不如傳統東方文化下的師生關係。
座談會尾聲,由TECRO教育組陳組長做最後補充,他認為抄襲嚴重,緣於把關不嚴,教育部也正在討論,亡羊補牢,例如增加比對系統等,未來應會改善。針對教改何去何從?會有大學老師的退場機制,大學如何「結束營業」,立法院已三讀通過私立學校退場條例,法令上如何做相應的配合(清算、解散、併校、捐贈),會全盤考量。「學而優則仕」是傳統,目前公務系統也有借調教授擔任政務官的作法,借重學者的專業經驗,參與政策執行,以彌補行政層面的不足,具有正面的作用。對於「技職教育」,目前科技大學開設技職教育產學專班,政府加強補助大學培訓工廠所需要的中高級技術人才。針對「海外中文學校教育」,會以正體字、注音符號為主,若當地是以漢語拼音、簡體字為主,也會配合「顧客」需求作調整。目前的中文檢定考試,具有優點,也有不足的地方,要繼續進行調整精進,並擴大推廣辦理。
一生都在教育界服務的陳組長,也一直對教育做長期的觀察與思考,自許作為教育橋樑,期望溝通彼此,加強台美教育合作交流,為台美互學互助互利貢獻心力。他希望在教育事務方面,能為華府的僑胞們服務,也謙虛地期望僑胞們惠予指導支持。該晚的教育座談會,與會者皆能知無不言,內心的關心、關注與觀點,也毫不保留的分享與直陳,會中充分交流,座談會圓滿成功。本報華盛頓訊

美東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