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內膽管癌新療法增患者存活期

余俊豪教授(右)及陳林教授介紹肝內膽管癌新療法。

(星島日報報道)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與多家海外醫療機構合作,發現嶄新治療肝內膽管癌組合。新治療組合結合選擇性體內放射治療(SIRT)與標準化療,有效治療不適合經手術切除的肝內膽管癌,患者總存活期由單用化療的十一點七個月,增至二十一點六個月。臨研究亦證明,兩成五患者腫瘤縮小,高達七成半患者的病情受控,成效顯著。

體內放射結合標準化療  

根據本港統計數字,肝內膽管癌每年發病率約一百八十宗。由於超過八成肝內膽管癌患者確診時,已屆晚期或出現癌細胞轉移,不適宜接受手術治療,需要接受化療。接受傳統化療的膽管癌患者,其總存活期中位數為十一點七個月,而腫瘤反應率,即腫瘤經過治療後的大小比例,為百分之十五點五。

中大醫學院影響及介入放射學系教授余俊豪表示,新治療組合先讓患者接受SIRT治療,後續再配合標準化療。他指,SIRT是選擇性地將非常高的輻射劑量靶向肝臟內的全部腫瘤,同時亦保持對正常肝組織的低輻射劑量,進行局部治療。他解釋,SIRT以樹脂微球為載體,將放射B輻射綫的釔90(90Y)同位素注入肝動脈,再利用肝臟腫瘤的不同血液供應,優先殺死腫瘤。

就此新治療組合,中大醫學院連同其他三家亞洲醫療機構,包括泰國朱拉蓬醫院、新加坡國家癌症中心、新加坡國立大學癌症研究所,發表了最新的臨研究。中大醫學院腫瘤學系教授陳林引述研究數據指,只接受SIRT的肝內膽管癌患者總存活期中位數為十三點六個月,而接受SIRT和標準化療結合方案的患者,總存活期中位數為二十一點六個月。他又指,研究中百分之二十五患者腫瘤縮小,百分之七十五的患者病情受控,且少於一成的患者出現中度至嚴重副作用,可見新治療組合效果顯著。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