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鱘滅絕呼喚生態保育

(譚浩俊 中國)

日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更新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最新名錄顯示,長江特有物種白鱘已經滅絕,與此同時,體形更小的長江鱘野外滅絕。這個消息,讓人沮喪,也讓人痛心。

長江白鱘,又稱中華匙吻鱘,與生活在密西西比河的匙吻鱘同屬於匙吻鱘科,也稱為中國劍魚。長江白鱘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5億年前。而在《禮記》《周禮》中,記載的周天子春季祭祀宗廟場景中,也有「天子始乘舟,薦鮪於寢廟」的描述。

長江白鱘是大型兇猛魚類。四川漁民流傳的俗語「千斤臘子萬斤象,黃排大得不像樣」,其中「臘子」指的是中華鱘,「象」指的就是長江白鱘。著名動物學家秉志教授曾經在南京捕獲過一尾長7米,重達1噸的白鱘。

那麼,為甚麼長江白鱘會急劇減少呢?起初,無疑是長江兩岸居民的捕捉,導致長江白鱘快速減少。除此之外,人類不斷侵佔破壞自然環境也是一大原因。水利工程的建設破壞了的棲息地;長江中下游沿岸化工企業密集,航運、採砂、排污等活動,破壞了湖泊和鄰近河道中水生動物的棲息地。種種因素使整個長江的生態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長江白鱘的生存條件也越來越差,繁殖能力也出現了比較大的變化。

早在1983年和1987年,國務院曾兩次將中華白鱘列為國家Ⅰ級保護野生動物。可惜,人工繁殖工作也沒有能夠跟上。

事實上,人工繁育難度大也是白鱘滅絕不可忽視的原因之一。白鱘生性膽小且性格剛烈,被捕後拒絕進食,又由於難以獲得野生種源,極難通過人工繁育進行種群調節。以至於最後一尾白鱘活體記錄是在2003年1月,在長江上游四川宜賓江段被誤捕,經成功救護後放流。沒人能想到,失去這一條魚,也失去了整個物種。

星島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