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自盤點利害 理智作出抉擇

針對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五月底發表的對華政策演講,中國外交部日前發出四萬字長文回應,對布林肯的演講逐條回應,可以說是近年中美博弈輿論戰場上,少見的一次「詳解」。

早前,布林肯發表的對華政策講話將美國的對華戰略概括為三個詞:投資(Invest),協同(Align),競爭(Compete)。即美國將會投資自己,聯合盟友,與中國競爭來捍衛自己的利益。雖然強調無意與中國打新冷戰,但卻指中國是對國際秩序最嚴重的長期挑戰,須改變中國周邊戰略環境,以維護國際秩序,標誌美國已調整戰略,正與中國進行全面競爭。隨後,布林肯在多個場合再次強調中國是美國面臨的長期挑戰,而美國將聯合盟友塑造國際環境,迫使中國重新考慮自己咄咄逼人的行為。

結合美國總統拜登上月亞太行除了加強與日本、韓國、澳洲和印度的安全合作外,還啟動了一項塑造中國周邊經濟環境的核心倡議——印太經濟框架。近期,美國參眾兩院的七位議員發表了一份聲明,披露了《兩黨創新法案》的一個新條款,即管制美國對海外投資,確保美國供應鏈「不受中國在內的相關國家的影響」。這是拜登上台後,在美國國會層面醞釀的主要對華政策方案。這些動作都顯示,美國意圖與中國「脫鉤」的意圖明顯。外界認為,這意味著美中關係今後將以全面競爭為主軸,代替之前的「競爭、合作、對抗」戰略,而美中只在氣候暖化、新冠疫情、核不擴散、禁毒等有限度範圍展開合作。

對於美國釋放的信號,中國做出了極為強烈的反應。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批評布林肯的演講反映出美國保持冷戰思維,沿襲霸權邏輯,推行集團政治。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指,美國對華戰略本質是」運用美國內外全部資源對華進行全方位圍堵和無底線遏制打壓」。中國外交部更是在醞釀半個月後,在官方網站發出四萬字長文反擊布林肯的演講,詳細列出二十一項謬誤,並以嚴厲辭語駁斥。

當前,美國兩黨有遏華共識,面對即將到來的中期選舉,都不敢輕言與華緩和關係。且白宮內部對華態度亦不統一,如美國面臨高通脹危機,白宮頻頻吹風拜登考慮減免對華關稅以遏制通脹,但以美國貿易代表戴琪為主的一派就強調要以關稅來牽制中國。美國四處拉攏盟友共同針對中國。中國則對內積極發展經濟,力保今年GDP增長百分之五點五的目標,當局日前召開全國穩住經濟大盤視像會議,要求地方政府在控疫的同時,須盡快落實切合當地實際需要的穩經濟措施,同時適度放寬一些監管措施,穩住市場信心,調動積極性加快產業升級轉型進度,讓經濟增添新動力,才有更大底氣與美國周旋。外交上,與周邊國家深化合作,同時在南太平洋島國開拓外交路線,在美國後花園打開新路線。

美中兩國最近幾年的關係跌入冰點,雖然雙方從貿易、技術、軍事競爭到意識形態都出現了緊張對峙的狀態,但雙方各自盤點利害,都不想走到極端局面,一方面互相嗆聲,一方面仍保持溝通管道,避免出現誤解誤判。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