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不安穩 法國「烽煙」起

法國總統馬克龍領導的執政聯盟日前在國會選舉中受挫,這預示在新一屆國會內,馬克龍將無法控制大多數議席。馬克龍要求女總理博爾內在七月初之前成立一個新的「行動政府」。儘管馬克龍表示自己願意向政敵們示好,但可以預料的是,馬克龍及其政府未來施政將會舉步為艱。

在法國國會選舉中,馬克龍與其領導的中間派執政聯盟「在一起」雖仍保住最大黨地位,但未能取得過半數議席。而之前與馬克龍競爭總統的梅朗雄領導的極左翼聯盟「環保與社會人民新聯盟」成為國會第二大黨,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則議席暴漲成為第三大政黨,令外界側目。

馬克龍在選後表態,仍未放棄引起激烈爭議的退休改革計劃,押後國民的退休年齡。同時稱,政府要推行的另一項改革計劃,是實現全民就業。但目前兩大反對黨對馬克龍的改革措施都有不同看法,馬克龍未來施政恐會陷入困境。今後的法國政壇恐怕是硝煙滾滾,政黨大亂鬥的格局。

從新國民議會的格局來看,傳統右派共和黨被認為是最有可能與執政黨結盟的政黨,不過,該黨黨魁雅克布已經明確表示「不」。而無論是極左或是極右政黨與執政黨結盟的可能性都極低。少數派政府,似乎是馬克龍未來五年避無可避的境況。法國上一次出現少數派政府是在一九八八年至一九九一年間,當時的社會黨總理尚可以第五共和憲法的第四十九章第三條賦予的權力——在議會無法達成一致的前提下,政府有權力強行通過。不過,二○○八年修憲後,該項權利被大大限制,除了預算等財政法案之外,每年只能使用一次。雖然根據憲法,倘若由於國民議會的阻撓使政府步履維艱,馬克龍有權解散國民議會,舉行提前立法選舉,不過此舉風險太大。一九九七年希拉克曾做出類似的嘗試,結果適得其反,導致他最終不得不與社會黨人若斯潘左右共治了五年。

外界認為,國會大選為馬克龍敲響警鐘,他需要考慮民眾最為迫切的需求是甚麼。馬克龍一直以來未將選民最關心的通脹、退休、醫保等民生議題放在心上,反而將精力和焦點放在俄烏戰爭。這令很多中間派和左派選民非常不滿,選擇不投票以示不滿,這解釋棄投率高達五成四的原因。反觀極右派的勒龐卻將焦點放在生活成本,成功爭取右翼選民支持,以至於大翻身創造奇跡。

當前,受困於疫情起伏與俄烏衝突的影響,法國通脹高企,民眾不滿能源、糧食等基礎商品價格快速上升、蠶食他們的收入,於是向政府施壓,如此前法國多個工會組織行動,要求加薪追上通脹。而這一情況並非法國獨有,整個歐洲大陸皆受困於高通脹及俄烏衝突帶來的溢出效應,除馬克龍失去國會多數優勢外,英國首相約翰遜支持率也在下跌,意大利處於不確定狀態,而且在如何應對俄烏戰爭方面分歧愈來愈大;德國面臨嚴重能源危機……在在都顯示,執政者不能空談政治意識形態,忽視民生政策。民生問題,政府如果不能妥善對應,將成為政治問題。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