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漸成氣候 各地出台監管措施

陳易希(左)及其科研團隊上月開發了全新NFT交易平台「Only and 1」,以電子畫廊形式與本地藝術家合作。

(星島日報報道)NFT為設計、藝術以及技術行業帶來了新的工具和媒介,但它對傳統的商品交易規則以及產權保護形成了衝擊。隨NFT市場慢慢成熟,它的重要性正在顯現出來,不同國家也在出台以及建立相應的監管規範。

NFT數字藝術在2021年火爆全球之後,各種NFT項目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出現,與之相配套的NFT交易市場也在慢慢完善,如OpenSea、Super Rare等。數據網站DappRader的數據顯示,全球最大的NFT市場OpenSea交易額已突破300億美元新高,歷史數據顯示,OpenSea平台交易額在今年1月突破150億美元,5月突破300億美元,這意味著在不到半年時間內交易額增長超過100%。NFT市場發展的同時,各個國家和地區也開始建立相應的監管規範。

港證監:留意NFT風險

幾乎全球41%以上的NFT公司的總部都聚集在美國,2022年初,美國財政部發布報告,提醒消費者注意NFT技術帶來的風險;4月,美國國稅局計畫向NFT投資者徵稅,指NFT投資者欠數十億稅款,他們正準備對其進行打擊。

第二大NFT創業地點來自新加坡,該地區擁有超過10%的公司。今年2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MAS) 明確表明,如果NFT是受到監管的,那麼就需要遵守合規要求;5月,新加坡中央公積金局 (CPFB) 建議將NFT作為多元化投資組合的一部分。

本港目前未有相應的規範出台。但本月初證監會曾發布公告,提醒投資者留意NFT的相關風險。

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