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然面對不受市民歡迎 白思豪仍對選戰有信心

記者形容,卸任後的白思豪在各方面似乎有所領悟。Holly Pickett/紐約時報

本報訊

在前市長白思豪宣布競選國會議員的幾天後,《紐約時報》記者終於有機會跟他共進早餐,最重要是問他一個核心問題:為甚麼?
《紐約時報》報道,記者與白思豪到他的「主場」公園坡一間餐廳,談話沒多久,一個年約30 歲的男人走過來,拿出手機拍照後,卻直視白思豪說他是「紐約有史以來最糟糕的市長」。
這一刻完美呈現出白思豪所面臨的問題:即使在熟悉的社區,他也並非如想像般受歡迎。但實際上,他是全然明白自己的處境。
他於本月初撰文寫道:「如果談到不受歡迎,不幸的是,我是這一方面的專家。」
記者形容,卸任後的白思豪似乎有所領悟,現在的「白思豪2.0」是一個反應迅速的政治家,似乎會自我反省並坦然面對遺憾。
在任市長期間,白思豪的主要舉措取得成功,包括普及學前班、帶薪病假等。白思豪認為,他在任最後一年是最成功的一年,市政府應對新冠疫情的工作,成為全國其他城市的典範,這對選民來說很重要。但他也明白自己的問題所在:「我給人的印象是冷漠,我需要讓人們看得到我。」
雖然他自信可以成功挑戰國會選舉,但也無法否認是一場逆風戰。因為第10選區將包括很多所有心懷不滿的白人專業階層選民,另外還有主要是亞裔選民的華埠及日落公園,其中許多是低收入選民,他們對白思豪在取消特殊高中入學試及天才班的立場並不滿意。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