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能源能否去俄羅斯化

(余非 星島中文電台時事觀察)

俄烏戰爭打了快三個月了,發展至5月下旬這一刻,針對部份面向而言,趨勢、局面開始逐漸形成。

俄烏戰爭在二月下旬開打,打了兩個多月,至5月初,很多面向仍未清晰、未看得出勢頭。俄烏戰爭不是一場簡單的戰爭,俄羅斯的對手不是烏克蘭,是美國加歐洲;即是俄羅斯要與地球最強的發達國家聯合起來的力量去鬥。由新聞訊息反映,5月初我仍無法知道,合美國加歐洲之力,是否有本事將俄羅斯能源趕盡殺絕;也不知道總共有多少個國家肯用盧布結算;而回頭看實戰,很關鍵的亞速鋼鐵廠要打多久才分出勝負?凡此種種,在5月初仍只是招來招往,一切在發展中,我用的字眼是「發酵」。

而發展至5月中,有些面向的局勢出現突變。於是上星期我在時事觀察談過一次,本集快評原打算談亞速鋼鐵廠,因為它正是在5月中有突破。5月16日那星期,不斷有人投降,人數由200多人,升至700多人;如此一來,17、18日其實勝負已浮現;再過一兩天,已說有1700多人投降,至19日,已有1900多人投降。但據說最高指揮官未投降。亞速鋼鐵廠一役,在俄烏戰爭上意義極其重要,短期內一定會講一次。亞速鋼鐵廠的勝負不可以當作只是戰況的其中一條新聞,這一役打的是俄烏雙方,但如果輸了,被嚇驚的是美國和歐盟。為何這樣說呢?賣個關子,讓正式談亞速鋼鐵廠一役時交代。

以上數出各種未知之數,以及值得留意的地方,不是故意佔篇幅,是跟進俄烏戰爭要知道需要追看些甚麼?關注哪些發展?知道追看些甚麼,才掌握這場戰爭的關鍵。

以下,談兩則反映趨勢、反映方向性發展的新聞。

第一則談歐盟對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禁運。5月初,歐盟對俄羅斯制裁進入第六輪。5月3日,歐盟第六輪制裁提出在逐步減買之下,年底達成歐盟完全不買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的目標。主導第六輪制裁內容的歐盟執行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想切斷俄羅斯的財源。第六輪制裁討論了兩個星期,據英國《衛報》報導,由於以匈牙利為首的一些國家強烈反對,未達成協議。其實在5月初當時,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已表示,第六輪制裁等如向匈牙利投了一顆核彈。匈牙利60%以上石油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更達85%),因此強烈反對第六輪制裁。此外,德國、捷克、斯洛伐克、意大利等國即使不似匈牙利般強烈反對,可是客觀現實是他們對俄能源依賴度較大。處境相當掙扎。

在馮德萊恩和德國新外長主導下,歐盟用自斷雙臂、雙腳的方式去傷害俄羅斯的能源收入;最初五輪制裁,是用自己挨餓去令賣糧食的人生意受損,這已經很艱難。而去到第六輪,是用自己絕食來令賣糧食的人破產。終於,因為這一招太損人不利已,令匈牙利強烈反對。只要匈牙利反對,根本就沒可能通過。大家必須注意,第六輪制裁就算通過了,也要年底才達到目標;即是今年內,也是實戰的關鍵期,歐盟難以斷俄羅斯以石油和天然氣賺收入。

而之前歐盟在三個月內通過五輪制裁,可說是光速,令我感到勢頭對俄羅斯不利之餘,也頗為意外原來歐盟可以如此團結。現在就明白了,主要是前五輪未觸及歐盟二十多國的生命線。此外,不服氣的歐盟成員國已聽了5次話,只能怪馮德萊恩貪勝不知輸,提出絕食式的第六輪制裁,終於跌到鐵板,自己曝露了可以統合歐盟的極限何在。不止如此,因為馮德萊恩出招太損人不利己、太狠,終於由她一手逼出了分裂的裂縫。最近匈牙利總理歐爾班說了很重的話;他說,歐盟正在濫用權力,將外來意識形態強加於匈牙利。

馮德萊恩主導的第六輪制裁不獲通過,側面反映俄羅斯打破了「美國惟一」這局面。因為輸的是和美國同呼吸的馮德萊恩。戰爭,不管是打虛擬戰、還是實戰,打的是時間。在適當的時間和時機取得某種結果,就是勝利;同一道理,在某個時間和時機失去某種結果,就是失敗。之前5輪制裁在3個月內完成,馮德萊恩偷到時間,贏了形勢。而第六輪受阻就不同了,氣勢被窒礙了,也令之前三個月未來得及反應的歐洲市民開始有空間去思考和作出反應。因為別騙我被制裁的能源缺口可以由美國頁岩氣補上;三個月的發展證明,仍未到真正缺能源的階段,通賬卻已創新高。未有通脹時民眾可以無感,但通脹「殺到埋身」(迫在眉睫),怨氣會成為民意。而且別忘記法國大選已完了,勝出的馬克龍已可以發聲。他建議歐洲應該有自己軍隊,即是脫離北約。所以,實事求是,歐盟對俄羅斯制裁在第六輪跌到鐵板,此事具有指標性意義。

此外,另一些在發酵中的事情是難民問題。舉例,反俄的波蘭極之歡迎烏克蘭難民。可是終於在5月發生疑似醉酒烏克蘭難民騷擾波蘭女性的事,期間英雄救美的波蘭男子還被群毆。此事令接收烏克蘭難民成為輿論熱點。接收難民三天、三個星期,不同於三個月。這些就是我所指的要等看的發展。

第二件要稍為說一下的事,是美國計劃將長臂管轄加入制裁行動內。因為是初步提出,在此簡單預告,大家可注意最終是否真正落實。

當歐盟在制裁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上事倍功半,第六輪制裁又未有協議之時,美國在5月19日立即救亡,想出新招。官方未正式公佈,但據《紐約時報》報導,拜登政府正策劃針對外國(他國)的二級制裁。其中一項考慮,是外國企業如沒有按美國規定,以低於市場價格去購買俄石油,將會受到美國制裁。大家想一想,這種行為是否很熟悉——就是美國的長臂管轄。將自己對內的價格要求,用種種借口和手段加諸在其他國家身上。

美國的長臂管轄運用得最成功是1990年代。法國巨企阿爾斯通就是美國用長臂管轄成功以低價侵吞。此事從前節目內已談過,附連結給大家。法文版《美國陷阱》是阿爾斯通前高管皮耶魯齊被美國以反貪法拘捕14個月的親身經歷;當中美國運用的,就是長臂管轄。簡言之,是指該家法國公司有向其他國家行賄以招攬生意,而行賄時曾用google 的Gmail發送郵件,以及通訊用的手機裝的是美國晶片,美國憑上述條件,可以將其反貪法用在被查的公司身上。美國可以偵查、控告這些公司,以及開超巨額罰單。新近而又被大家知道的一次長腎管轄是用在華為孟晚舟身上。請注意,無疑美國令他的夥伴加拿大扣留了孟晚舟兩年半有多,但最終也是無條件放了孟晚舟。而此次美國再祭出這一招來對付俄羅斯,最終是否真正敢用上?用起來是否有效?在在都值得密切觀察。這一招對美國而言,如成功,便是高招、強招,反映美國的威力仍然強大。可是,如果不敢真正提出及提出了也無法執行,便是損招,曝露美國的長臂已沒有1990年代的威力。

以上,由兩件事反映,制裁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在東南亞不成功,甚至在歐盟內部也困難重重,甚至引來內部撕裂。這些就是開始形成的其中一個局勢。所以實戰之外,俄烏戰爭,美國以為打的是代理人戰爭,自己可以不用滿身泥漿,未必吧。實戰的場地固然離美國很遠,可是實戰之外的各個層面,都在測試美國的霸權仍有多強。一切究竟是高招,還是險招、損招,要經時間發酵才知道。

星島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