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鑼鼓響 海外覓知音

■每次參加公演,師傅仔譚玉鶯都按行規慣例,向華光師傅敬拜、許願。

■華裔藝術家鄺楚瑩在都板街一座廢棄的劇院前,用重彩描繪穆桂英的戲劇形象,回憶兒時隨外婆去看粵劇的情景。

■登台前化妝一絲不苟。

■年輕一代的小觀眾,隨父輩前來觀賞粵劇表演。

■梨園名宿白超雄、林小群伉儷,曾旅居金山灣區,指導提攜新晉,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作品。

(圖/文:記者黃偉江)

無論扮演的是生、旦、淨、丑,憑著唱、做、唸、打,穿越太平洋,來到三藩市在古老的戲院演繹一幕幕人世間悲歡離合、愛恨情仇,讓流傳在中國華南以及海外廣府人聚居地方的傳統藝術、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粵劇,成為當地華人情感寄託的窗口。

百多年前,粵劇跟隨著第一批中國移民的腳步來到美國。1920年代是粵劇的輝煌時期,包括溫哥華、三藩市、洛杉磯、芝加哥、波士頓及紐約等地的華埠,喜歡粵劇的人不計其數。當地的中國劇院成為西方人一窺中華文化的窗口。

美國國會圖書館美國民俗中心的檔案記載,第一個抵達美國的粵劇劇團「鴻福堂」,於1852年開始在三藩市演出,之後彈丸之地的華埠相繼有六家戲院開張,規模最大的大舞台戲院和大中華戲院,均有七百多個座位,粵劇折子戲、長劇,幾乎每天都在輪番上演。

早期移民精神支柱

上世紀50年代,灣區的粵劇曲藝社更是多達近30家。如今,中華總會館出版的「舊金山華埠社團名冊」顯示,粵劇社已所剩無幾,計有:僑志、海風、狂風樂社、八和會館、南國曲藝中心和新韻曲藝中心。

如同許多傳統僑團一樣,許多樂社失散了大量珍貴的歷史文獻資料。專門鑽研美國華人歷史的新澤西州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教授饒韻華(Nancy Yunhwa Rao)指出,粵劇繁榮的黃金十年留下了數量頗豐的各類文獻和實物,反映出了規模龐大的在美中國戲院的經營結構,足以根據他們當年的聲音來重現這段歷史。

三藩市華埠的大明星戲院是金山灣區唯一仍在營運的戲院。然而,醒目的招牌油彩剝落,盡顯暮氣、疲態,單靠粵劇演出已無法支撐下去。業主多次外包承租,希望讓這一方舞台能再多演出一場,給觀眾多一份念想。

大明星舞台的背景用傳統的鐵皮打製、手工油漆繪製,門楣上標注著出將、入相二字,讓人尋找到百年前粵劇演藝的痕跡。

清末民初,大老倌越洋走埠,演出後常常把舞服、頭飾、道具、背景畫、劇照等留下,當中就有一些珍藏在八和會館。可惜的是,2018年樓宇漏水,存放在會館地下層的珍貴圖片、戲橋,被浸泡損毀。

舞台隱含往日光輝

八和會館董事會有共識,希望把倖存的文獻掃描後製作電子版展出。然而,這項工作需要龐大的經費,讓交租都捉襟見肘的八和會館董事局一籌莫展。

美國的粵劇歷史,是美國華人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大多是口耳相傳,許多已被時間淹沒。所幸的是,饒韻華潛心數十年搜集和研究,於2018年出版了《跨洋的粵劇:北美城市唐人街的中國戲院》專著,她希望通過發掘、研究華人戲院的演出歷史、當年粵劇演員的演出和生活,以及粵劇戲班和戲院的經營,勾勒粵劇乃至華人戲曲文化在北美的發展脈絡、曾經的輝煌成就與深遠影響,讓華人街戲院曾經的演藝活力、在北美音樂版圖中鮮為人知的角色,從被壓抑的沉默和長久的隱形中釋放出來,並一一再現。

唐人街的戲曲傳統留下了它獨特的印記。饒韻華從大量的歷史文獻及走訪發現,「粵劇的戲院建築留痕於街角,各式粵劇物品在家中或商店的角落\xf9婸X塵。戲院印製的戲橋,上沿層層疊疊塗抹著厚厚的膠水,這是它們每日被張貼在戲院門口公示的痕跡;在加州採礦小鎮裡找到的陳舊堂鼓上的製造商標誌,不僅記錄了時間和產地(晚清,廣州),也可被視為跨國戲班在偏僻地區留下的足跡。在許多城市,華人戲院位於唐人街社區的中心。20世紀20年代的幾間戲院,雖然用途幾經改變,室內仍然留存著弧形的舞台前緣以及兩個虎度門(即戲台兩側出口)——後者是粵劇舞台的特徵。」

要與無情歷史競快

在20世紀後期,隨著美國華人歷史保護意識逐漸增強,那些長期被忽視或是被深深埋藏的有關粵劇演出的資料和文物也越來越多被保存下來,並逐漸開放供研究使用。三藩市的表演藝術和設計博物館、美國華人歷史學會、柏克萊加州大學族裔研究圖書館、西雅圖的陸榮昌亞洲博物館等,都收藏了重要的華人戲院戲橋和舞台照片。

曾任三藩市藝術委員會委員的李萱頤成立中華藝術學院,希望能與社區合作,對粵劇、戲院等歷史進行系統的挖掘、保護研究和推廣。

政府、社區、僑團、樂社如何合作,對彌足珍貴的粵劇歷史進行保育?也許,這是另外一道沉重而漫長的命題了。

時間無情,帶走了舞台上的風華絕代,世代更替、文化娛樂的多元化,加上2020初開始的一場世紀疫情,加速了粵劇曲藝衰落的步伐,不少樂社日漸式微,甚至關閉。

金山的粵劇,路在何方?能走多遠?八和會館主席譚念帖表示,海外粵劇人才匱缺、觀眾群體老化、觀念與經營的落後,內憂外困,不斷壓縮了粵劇在海外的生存空間,曾被喻為梨園樂土的三藩市也無法倖免。粵劇傳承,任重道遠。

演藝戲曲學院導師譚玉鶯認為,提高演員的演藝水平、提升觀眾的欣賞水平、培養粵劇閨秀及觀眾新人,才能讓粵劇在海外傳承。為此,她一面向政府及基金會申請資助,一面不遺餘力的培養粵劇新秀。

熱心票友出錢出力

疫情兩年多來,不僅無情摧毀著社區的經濟,日漸式微的粵劇更是雪上加霜。譚念帖一一細數粵劇生存發展所面臨的殘酷市場環境:如今演出,觀眾能有七成就不錯了。大明星戲院曾有714個座位,裝修改造後,剩下450個座位。以前,兩場租金5000元(包前一天的綵排),如今,一場租金3000元(若要綵排一天需加3000元)。因此要在一天內完成背景、燈光、音響,在有限的時間內,勢必增加人手和成本。若加上聘請樂師、化妝,未算購置背景、道具、戲服等,參加折子戲的生、旦,每場戲需至少各分攤約1000元。票務收入和贊助實在有限,若要舉辦慈善籌款,還要額外自掏腰包。居高不下的成本,嚴重打擊了一眾閨秀的表演意欲,也讓一些興致勃勃要在疫情後公開演出的粵劇團體意興闌珊。

古老的粵劇,正逐漸褪去昔日的榮耀與光環,風雨飄搖,依然有一撥逆境行舟、砥礪前行的勇者,不僅為粵劇在海外的生存、發展奔走,同時為當地的非牟利機構籌款舉辦慈善演出而出錢出力。八和會館組織會員2022年10月9日將在大明星舉辦華光師傅誕演出;譚玉鶯成立演藝戲曲學院,不遺餘力的開展多層次粵劇演藝教學,曾與校區合作舉辦青少年粵劇欣賞、演藝培訓,一周前剛剛在大明星舉辦名伶、閨秀舉辦「譚玉鶯戲曲薈萃2022再顯光芒」匯演;閨秀馬秀端的端鳳鳴劇團多年來舉辦「安老端鳳澤耆英」慈善演出;閨秀歐陽杏儀的杏苑樂軒,多年來為金門女子公寓及亞洲婦女服 中心的機構籌款義演。

曲終人未散總有有心人

不少樂社的活動經費全憑熱心會員私募及社區捐贈,展現大家對粵劇的熱愛與執著。位於沙加緬度街一座古式唐樓地下室的海風樂社,疫情三年來堅持演練,該會副主席譚雅芬表示,今年6月26日,將在國父紀念館舉辦籌款慈善演出,目前會員正在日夜排練,要奪回疫情耽誤的時間;由市立大學退休教授彭德慧創辦的美化華埠曲藝組,成為草根階層粵曲愛好者的家,日常他們在地下室演練,周末來到花園角廣場、哥倫布街小廣場等地開展路演,吸引了不少觀光客駐足觀賞;高級發燒票友勝利實業老闆趙偉才,向不同的樂社免費提供演練場地,還常常解囊相助。

華裔藝術家鄺楚瑩在都板街一座廢棄的劇院前,用重彩描繪穆桂英的戲劇形象,回憶兒時隨外婆去看粵劇的情景;大明星戲院門道上,張貼著一張年代久遠的海報,記錄著名的廣州粵劇團曾漂洋過海來華埠演出;影友李敏雄拍攝的兩張黑白照片顯示,大明星戲院座無虛席,一輛折疊的輪椅上是一束將要送出的鮮花、樂譜微弱的燈光映襯著樂師的身影。當影像剝離了艷麗的彩色,還原了影像的純粹,也沉澱了具有歷史性的某個片段。

曲終人未散,待有知音重聚時,且看金山的粵劇樂韻,還能延續多久?掌聲響起來的時刻,還能再現多少次?

星島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