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簡程序供12萬單位 公屋輪候可快兩年

本港房屋問題是多屆政府施政「重中之重」。

(星島日報報道)本港房屋問題是多屆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團結香港基金發表報告,提出二十三項建議目標是在短期內填補加快房屋供應,縮短公屋輪候時間。該智庫組織特別促請政府透過精簡程序等方式,將由二○二六年起五年間,約二十三萬個將會落成的公私營房屋單位,其中約一半,即十二萬個單位,提前到二五年或之前落成,使公屋一般申請人平均輪候時間,由目前五點九年回落至三點七年。基金會又建議,把現時新發展區前期規劃已進行三輪諮詢,建議縮減諮詢次數。

團結香港基金發表土地房屋政策研究報告,以「十二萬火急」來形容本港的房屋短缺問題,指自二○一三年《長遠房屋策略》首次提出以來,每年落成量都未能達標,計算已拖欠十二萬個公私營房屋單位,呼籲政府訂立積極進取的目標,提早讓這批單位落成。

整合城規環評等諮詢

報告提出要拆解土地房屋供應障礙,需解決發展審批流程繁瑣、公務員效率低下和缺乏社會共識三大問題。報告估計,在二○二六至二○三一年間,有大約二十三萬個公私營房屋單位落成,呼籲政府透過精簡程序,把當中十二萬個單位提前到二○二五年或之前落成,相信可將公屋平均輪候時間由目前的五點九年,縮短至三點七年。

報告建議當局大刀闊斧精簡發展程序,提升大型項目、私人住宅和公營房屋的開發速度,指目前大型土地開發工作由不同政府部門處理,建議成立專責區域發展的部門,加快建屋進度。團結香港基金土地及房屋研究主管葉文祺表示,政府一般會把新發展區分成不同期數發展,處理收地及土地平整等工作,過程需時二十至三十年,建議當局在洪水橋和古洞北等項目,同步展開發展工作。

團結香港基金又提出,將現時發展大型項目三個階段的社區參與,縮減至一個大型諮詢,並整合城規、環評等不同條例的諮詢,一併處理反對意見。基金會又建議,縮減環評調查及製作報告的時間,以及在評核項目加入清楚指標。葉文祺認為,壓縮城規等法定程序只是整合,程序沒有減少,不會削弱監察力度。

政府有意修改《城規條例》,基金會亦建議壓縮土地開發流程,將現時城規會「制訂圖則程序」的法定時間,由目前最長十七個月縮短至最長八至十個月,並取消城規會需召開聆訊處理申述意見,改由特首會同行政會議在核准建議修訂前一併參考。葉文祺說:「收回土地條例、城市規劃條例,甚至如果填海的前濱海條例,都會就同一個項目有其他前期諮詢,我們覺得最理想的做法,是就一個大型項目只進行一輪徹底而廣泛的公眾諮詢,簡單來說,就是將不同條例的公眾諮詢簡化、整合」。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