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民權 尋找時代意義

每年元月的第三個星期一是美國馬丁路德金博士的冥誕,他生前為美國民權作過許多貢獻,不過即便是終生為民權努力不懈的他,仍有困惑的時候。在某一個時期,他還自問「我要往哪\xf9堨h?」這個問題即使是現代也具有時代意義。

今日美國族裔關係頻遭撕裂,光是明尼蘇達州非裔男子弗洛依德遭白人警察單膝跪其脖頸傷重致死的案子震撼社會;本月初法官審理兩年前喬治亞州一名跑步的非裔男子阿伯里無端被三名白人射殺,三人後來罪成被判終身監禁,法官宣判時形容,這宗命案「令人不安、不寒而栗」,案件從多個角度而言也是族裔悲劇的傷痕。

其實美國歷史上的民權英雄不必是名門之後,也不一定得是六尺壯漢。一九五五年十二月,在公交車上,一名黑人婦女,蘿絲.帕克斯拒絕給白人讓座,導致自己鋃鐺入獄,於是引起了一系列的示威遊行,並推選馬丁.路德.金為主席,在蒙哥馬利市發起了對公共汽車的抵制運動。美國的民權運動就此拉開序幕,很多人稱蘿絲.帕克斯是「民權運動之母」。

在這個大時代對華裔來說也是動盪的一年。事實上就華人社區的耆老或婦女這幾年來也不斷傳出遭到類似仇恨犯罪的事件,造成社區的不安。這些受害者的權益如何保障如何捍衛,相信跟任何一個族裔同等重要。

就以去年賓州費城一名華裔高中女生克莉絲汀娜盧來說,她為了阻止四名黑人女高中生在東南地鐵霸凌幾位年幼的亞裔青少年學童,勇敢的站出來,不幸被圍毆傷重送醫。這個消息曝光之後,得到不分族裔民眾的共同矚目,讚賞其英勇行為,並認為這個社會就是需要這種不畏暗黑勢力的人。

克莉絲汀娜盧在出院後接受表揚,過去曾經支持「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的她說,無悔於過去的決定,如果重來她仍會挺身而出。過去常有人認為華裔遇事多半息事寧人,現在的華裔子弟路見不平已站出來維權。關鍵的是作為父母的會要子女忍氣吞聲的退讓,還是站出來據理力爭?

美國近年的民權之爭不僅存在於社會或個人。從更高的立法層次的爭拗也無日無之。近日國會山為民權投票法案兩黨出現動員對決。稍早民主黨國會議員雖全程動員,但在兩名民主黨籍參議員的倒戈未能過關,而共和黨則指責民主黨領袖高喊團結卻破壞團結。為了要通過投票法案,不惜推翻俗稱「費力把事拖」或是反拉布法案,明顯言行不符。美國民權的時代意義,有賴一代代的人民重新定義。

民權發展要往何處去?金博士後來的答案是他「從此不再沉默。」民權運動不必陳義過高,民權也不是某個黨派或是族裔的專利。義之所在,據理力爭。或許先賢的典範要由後人來守護,也要與時俱進的實踐。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