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選舉熱身

(楊莉珊 香港)

新選舉制度產生的立法會本月三日正式宣誓就職,但要達到良政善治,還需要觀察新議會與特區政府的磨合,特別是還有一場特首選戰將要進行。特首之爭其實已有多股勢力暗中角力,媒體中已經出現多個「黑馬」名字。就連選舉制度也有多種討論,包括一人參選一人當選的「澳門模式」。

雖然很多人對過往香港的選舉亂象已有懼怕,認為「澳門模式」都幾好,甚至認為香港可以考慮仿效。筆者想要指出的是,每種制度都有其優缺點,到底是優還是缺,關鍵在於是否合適。在澳門行之有效的方法,在香港卻並不一定合適,因為香港有獨特的政治文化底蘊。

其次,香港的國際能見度與政治成熟度都遠高於澳門,這便注定了兩地很難在選舉方面直線比較。而且剛剛根據新選舉制度完成的立法會選舉,也體現了高政治安全係數的優點,過往本地選舉遭受外國勢力操弄的事情大抵已不復見。香港應該思考在民主步伐上有自己的道路。

雖然根據《行政長官選舉條例》規定,一人參選也可以「成局」,但缺乏競爭的行政長官在認受性方面會讓公眾存疑,這在就任後恐怕很難順暢的運用權力。更何況,香港在國家層面還有另外一個更重要的使命,就是做為民主制度的實驗室,過往的選舉鬧出不少風波,社會甚至國家都承受很大衝擊,但國家並未因此終止香港的民主步伐。

中央在立法會選舉後推出《「一國兩制」下香港的民主發展》白皮書,可視為是中央對特首選舉的一種態度。中央在白皮書中高度肯定立法會選舉,特別是貫徹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及「每個議席都有競爭」,被認為是民主進步的一種收穫。

白皮書又強調,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對在「一國兩制」下發展符合香港實際情況的民主制度認識更深刻、方向更明確、思路更清晰、信心更堅定、步伐更穩健。繼續推動香港民主發展,必須堅決堅定走符合香港實際情況的民主發展道路。

由此可見,中央政府在立法會選舉的經驗後,對今年的特首選舉會更有信心進行更大民主尺度的推進。

最近有媒體引述「北京消息」,聲言將有最少兩位人士參與角逐行政長官,包括一位來自政府高層,另一位則來自政府之外的社會精英。至於具體名單是誰,便各有各的說法:林鄭月娥、陳茂波、陳馮富珍、李家超、陳德霖、梁振英等等,都有人提及。這些人當然都是愛國愛港人士,但誰適合在這個大局初定,準備由治及興的關鍵時間點接任,成則留名歷史,若未能成功則要留下罵名。

因此躊躇滿志的各位,除了要有理想外,還需要有具體的政綱與能力,才能取信於代表社會各界的一千五百位選委。這場選舉對香港也十分重要,新特首能否協助香港重新騰飛固然關鍵,但這場選舉本身也標示著香港民主道路能否更進一步,如果選委可憑自由意志選出稱職的特首,哪一人一票普選特首的道路是否將很快會實現?

星島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