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治文市海岸沿線 存在嚴重污染隱患

圖為油輪停泊靠近在列治文市雪佛龍煉油廠。美聯社資料圖片

本報訊

東灣列治文市(Richmond)擁有灣區各城市中最長的海岸線,32哩長的海岸線遍布化學廠、工廠和雪佛龍煉油廠等重工業,也很容易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影響。預計到本世紀末灣區將會有更多重覆發生的洪水。

研究人員表示,這些因素的結合,可能將有毒物質從工業海岸線散播到主要由勞工階層居民組成的社區,尤其是移民和有色人種居民接觸污染物的風險更高。

對於列治文來說就是如此,當地居民以非裔、拉美裔和亞裔為主,在工業海岸線附近的社區,貧困率向來偏高。

柏克萊加大和洛杉磯加大以及新澤西州的非營利研究組織「氣候中心」(CC)的研究人員攜手合作,將人口數據和海平面上升預測疊加在注記垃圾掩埋場、煉油廠、危險廢物場和其他有毒設施位置的地圖上,探討氣候變化加劇了不平等和長期存在的環境正義問題。

擔任首席研究員的柏克萊加大(UC Berkeley)公共衛生學院環境健康科學教授弗羅施(Rachel Morello-Frosc)表示:「人們一想到海平面上升,就會想到馬立布(Maribu)或帕利塞茲(Palisades),實際上沿海地區有很多長期工業和有毒場址,可能對住在附近的社區構成威脅,許多位於貧困和有色人種社區。」

這份名為《毒潮》(Toxic Tides)的報告指出,到本世紀末加州各地的低窪地區的400個危險設施,可能經常發生洪水,大多數設施集中在五個縣,包括北加州的康特拉科斯達、阿拉美達和聖馬刁等縣,以及南部的洛杉磯縣和橙縣。

研究人員發現,到了2050年時,生活在如列治文市和阿拉美達縣等弱勢社區的人們,遭受洪水肆虐的可能性比其他地方高出五倍。

研究人員的焦點瞄向列治文市,在那裡發現了350個有毒設施,其中21個地點隨著海平面上升,在2100年時將面臨每年重覆發生洪水的風險。人口統計數據顯示,與加州其他低窪地區相比,這些設施靠近貧困率高於平均水平的社區。

環保組織「亞太環境網絡」(APEN)的政策和研究主任拉瓦爾(Amee Raval)表示:「列治文市有一整套危險場址的有毒設施,跨越各種工業領域,有色人種勞工階級社區就處於污染和氣候危機等歷史性健康負擔的最前線。」

列治文市議員麥克勞克林(Gayle McLaughlin)表示,市議會正在討論通過濕地復原等保護海岸線的項目,但未來還需做更多的工作。他指出:「我們需要保護非常靠近海岸線的社區,尤其是東南邊。」

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