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疫情不敢花錢 國民儲蓄總額大增

■國民在新冠疫情期間增加儲蓄,總額已達1.6萬億元。財務專家表示,疫情期間民眾減少外出,消費減少後存款自然增加。 資料圖片

國民在新冠疫情期間增加儲蓄,總額已達到1.6萬億元。財務專家表示,現象持續的話,既令民眾難以抵抗通脹,也令經濟失去消費動力而增長放緩,對個人和國家都不是好事。

綜合《華爾街日報》與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發表報告,表示國民在過去兩年,共保存了1.6萬億元「額外儲蓄」,額度已遠超理財顧問建議,相當於3至6個月日常開支的水平。報告表示,儲蓄上升的其中一個原因,是疫情期間民眾減少外出,消費減少後存款自然增加。專家也解釋,民間依然擔憂疫情反覆,即使現在就業市場興旺、工資水平提高,但不少人仍然抱著積穀防饑的心態。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個人儲蓄率連續4季創下新高,甚至達到二戰以來的最高紀錄,只是最近才回到2019年的水平,此外,疫情期間政府發放3輪紓困金,也令儲蓄總額上升不少。

投資顧問公司AIM Advisors的合夥人奧尼爾(Nina O’Neal)形容,疫情初起時,大眾相信情況很快就會改善,不料疫情持續2年仍未消退,現在更出現Omicron變種,似乎正常狀態遙遙無期,因此不少人寧願手頭持有現金。

紐約聯儲銀行還發現,民眾消費增加的其中一個部分,是以信用卡支付的小宗交易,截至10月,接近27%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已在過去1年申請信用卡。對於這個現象,金融科技公司Mission Lane的總裁霍達威(Shane Holdaway)解釋,今年第二三季的簽賬額都持續上升,總數達到8000億,可見民眾還是傾向保留現金。細看數據的話,年齡在40至59歲之間的人,信用卡簽賬額增幅最明顯。

專家表示,現金儲蓄容易被通脹蠶食,而且國家2/3的GDP來自消費,目前的現象對個人和整體經濟都不利。財務顧問機構Silver Penny的合夥人格列卡(Charlotte Geletka)建議,有能力的人不妨將部分資金投入股市,在保留流動資金的同時也能抗衡通脹風險。本報訊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