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經國的台灣時代

蔣經國勤政愛民,經常下鄉探訪。

蔣經國(右前)承接父親蔣介石(左前)在台之後政局。

蔣經國視察台灣科學院區工程。

蔣經國曾多次到美訪問及考察。

蔣經國晚年主持雙十慶祝。

林孝庭新著「蔣經國的台灣時代」。

(文:記者王慶偉)

2020年2月,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院檔案館正式對外界公開蔣經國私人日記,這是繼2006年蔣介石日記開放後,另一件引起全球華人社會與學術界矚目的盛事。1988年1月13日蔣經國在總統任內離世後,三十多年來,其歷史地位與評價仁智互見,引發不少討論。

胡佛檔案館東亞部主任林孝庭今年4月出版新書《蔣經國的台灣時代》,以大量中、英文檔案史料為研究基礎,包括蔣經國日記的新材料與台、美、日、英新解密檔案,揭示1970年代起,當國際政治格局發生根本性的轉變、國府失去代表「中國」的正統地位後,台灣從威權統治逐步走向政治本土化與民主化的曲折進程。

林孝庭表示,該書以十個章節篇幅,從軍事情報、政工、白色恐怖、外交、台獨運動、民主化、本土化、民生與經濟建設、兩岸關係等全方位視角,剖析1949年遷台灣後的蔣經國與其政治生涯。在一定程度上,1949年後蔣經國的從政經歷與權力之路,可以說是二戰後台灣各方面發展的一個縮影。他簡介本書幾個重點,和希望給讀者帶來的訊息。

林孝庭點出該書傳達的多個重點如下:

一、從威權走向民主

蔣經國來台後,以督導國安、情報工作為其政治生涯之起點,協助父親蔣介石穩固國民黨在台統治,到了他晚年之時,卻是由於國安與情報部門所引發的諸多重大政治案件爭議,鬆動了國民黨在台威權統治格局,從而打開台灣民主化的契機。四十年間,台灣從威權走向民主,國安情治系統都曾扮演重要因素,且都與蔣經國有所關連,可以說是歷史的巧合。1950年代蔣經國負督導國安業務之責,對於白色恐怖所引發的歷史與政治責任歸屬問題,蔣經國無從迴避,然而置身當時全球冷戰對峙下的時空環境背景之下,當時他對此一議題的內心想法為何,值得探究。

二、外交低調務實處理

他指出,「外交上,蔣經國在反共意識形態的外表下,其實有著極為務實的一面,永遠以中華民國自身利益為最優先考量。」面對美國,蔣經國知道台灣自身力量不夠,需要美國各方面的援助,但心裡始終對美國人無法加以信任,他主政的1970年代,正是華府調整對華政策、改善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係、台北從代表「中國」的正統地位逐步移往「側室」的痛苦過程,蔣經國經歷這段艱辛與不堪的煎熬,對美政府的怨恨情緒感受特別深刻。到了台美斷交成了事實之後,他不願意如當時許多人所建議,透過美國國會友台力量向行政當局施壓,而是務實地與時任總統卡特行政當局達成協議,此種低調務實的作風,形塑了整個1980年代台美關係的主軸。

林孝庭指出,「如果美、中《建交公報》標誌著1949年以來美政府對華政策演進告一段落,以及代表『全中國』法統地位由台北轉移至北京此一過程的終結,則《台灣關係法》的出爐,可謂美方『一中一台』立場從晦暗不明走向法理化,透過法律制訂來確立台灣「實質上」(de facto) 獨立於中國大陸之外。或許中華民國走向台灣化並非蔣經國本懷,然而外交現實的演進,讓他少有其他更理想的選擇。」

三、內政心境轉折

內政上,蔣經國從1949年以流亡的心態來到台灣,把台灣視為一塊「異域」,到晚年脫口說出「我也是台灣人」,可以看出四十年來其心境之轉折,這其中誠然有發自內心的真誠體悟,也蘊含著他面對政治與外交現實所必須作出的調整與妥協。當「反攻大陸」變得益加不切實際與遙遙無期之時,如何改善其在廣大台灣本省民眾內心之形象,成了蔣經國在接班之前所必須嚴肅面對的功課。

四、擺盪保守與開明之間

他指出,蔣經國早年在蘇聯的留學與回到中國之後的從政經驗,並未提供他真正理解何謂「民主政治」的環境與機會,1970年代推動政治本土化與有限度的民主化,應可說是他面對台灣內外交迫之下的困難選擇。林孝庭形容,政治細胞裡從來沒有「民主」DNA的蔣經國,要他打從心底接受西方民主政治的那一套遊戲規則與運作模式,簡直難上加難,這就讓此後國民黨的政治路線,擺盪在「開明」與「保守」之間,並因此引發諸多重大的政治案件。他指出,必須指出的是,蔣經國對於民進黨成立以前的「黨外」人士,固然深惡痛絕,然而他對於國民黨內的諸多與他意見相左的政治人物,同樣憎恨不已,從早年的孫立人、吳國楨、陳誠,到1970年代的國民黨籍萬年國代、立委、派系人物乃至技術官僚,皆為他所痛恨的對象。

五、經濟發展

林孝庭還稱,財經議題向來不是蔣經國的專長,在上海推動經濟管制、「打老虎」失敗的慘痛教訓,到了台灣時期依然讓人記憶猶新,而當他開始涉入台灣經濟建設之時,他所憑藉的依然是1949年以前在蘇聯生活及在中國大陸的治理經驗,1970年代許多重要財經與民生政策,其實仍深植於他早年在俄國、江西贛南與上海的經驗與思維。

六、兩岸關係政治對峙,血緣連結

林孝庭強調,作為1949年國共內戰失敗的一方,丟失大好江山,倉皇退守台灣海島一隅,兩蔣父子無法不與中共為敵,無法不恨中共,然即便如此,蔣經國終其一生卻也從未因此而失去對大陸故土的深厚情感。兩岸在政治上的對峙,與兩岸民族血緣之間的連結,兩者之間蔣經國分得很清楚,不可混為一談。

更立體的歷史評價

談到他寫此書希望給讀者帶來的訊息,首先是寄望年輕一代的讀者,或許可以不知道誰是葉公超、嚴家淦、沈劍虹、孫運璿等過往人物,但卻不可以不知道台灣如何走到今天這一步,不能夠不去理解半個多世紀以來,台灣這塊土地所曾經歷過的白色恐怖、民主化、本土化、經濟起飛與外交衝擊,希望這本書能夠在這些方面帶來一些新的訊息與不同的歷史視野。

第二、評價一個歷史人物,絕非只有「好人」與「壞人」、「惡人」與「善人」這種非黑即白的觀點。他稱,「今天吾人嚴肅思考轉型正義,誠屬必要,蔣經國早年對於白色恐怖這段經歷所應擔起的政治責任也無從迴避,另一方面,我們也不能忘記他主政下對台灣其他方面的貢獻,這樣來評價歷史人物,才能做到更加客觀,而不會流於以意識形態或帶有政治目的的歷史研究。」

三、有人把蔣經國視作白色恐怖的劊子手,也有人把蔣經國視為帶領台灣經濟起飛的總舵手,有人爭論他晚年推動台灣民主化究竟是出於主動還是被動,還有人疑惑他選定李登輝作為接班人,究竟是對是錯。林孝庭說,這本書主要以蔣經國的私人日記為基礎,也就是將他面對這許許多多重要議題時,其內心世界究竟為何,呈現出來,讓讀者自己去思考與評論。

四、他指出,研究蔣經國在台灣的時代,「應要能更深一層體認到,不同族群與不同政治立場的人士,都已在這塊土地上深耕數十載,因此朝野各黨政治人物都應共同思考,如何在科技、醫療、教育以及人文素養等各方面,把台灣打造成為一顆耀眼的寶石,展現自己的價值,如此台灣在面對未來任何局勢的變化與衝擊時,方能展現自己充沛的籌碼來應對,為下一代建立起更深厚的根基。」

星島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