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工資水平 30年來原地踏步

  (星島日報報道)日本陷入長期通縮,令該國的平均工資三十年來基本原地踏步,反觀歐美、南韓等國的平均工資三十年來飛躍增長。

  共同社昨日引述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統計報道,日本的平均工資以考慮物價水平的購買力平價計算,二〇二〇年為三萬八千五百一十四美元(約三十萬港元),較一九九〇年僅增加百分之四。與美國約百分之五十、英國約百分之四十的增幅不可同日而語。共同社分析,背後的主因是泡沫經濟崩潰後長期通縮,企業盈利能力減弱,從而壓低工資。員工更看重維持就業而非工資,是另一個原因。

  學者認為日本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開始持續通縮,企業為提供廉價商品和服務而壓低工資,導致民眾不願花錢,消費停滯,形成惡性循環。在日本,工資水平低於正式員工的非正式就業者,比例從三十年前的約兩成增至近四成,這也導致平均工資水平較低。

  在前安倍晉三政府時期,日本力爭擺脫通縮,政府通過敦促產業界加薪的「官制春鬥」,使二〇一四年至二〇二〇年主要企業工資的漲幅達到百分之二以上,但這對包括中小企業及非正式就業等在內的整體經濟效果有限。日本綜合研究所副理事長山田久說:「重要的是促使商業習慣,從價廉物美向以合理價格銷售特色商品的轉變。整個國家的就業和工資體系都需要變革。」

國際